□李河新
清晨,叽叽喳喳的鸟鸣,从村边的小树林传来。在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乡白村,陈大娘家的鸡鸭总是醒得很早,咯咯,嘎嘎,争抢食物的声音将我从睡梦中催醒。一丝丝金色的光线透过玻璃,照射在书桌上,几声狗叫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推开门,清风拂面而来,夹杂着一丝丝泥土的幽香,一股凉凉的空气,随着深呼吸沁入心脾,让人满心舒畅,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驱尽身体里都市里的“混浊”! 老徐叔家门前的女贞树见证着村庄的悲欢离合,树皮灰绿色,平滑开裂;枝条开展,光滑无毛,风风雨雨中成长。树最高处的枝条上,新搭建的鸟窝精雕细琢,喜鹊们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走了。天黑了,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沙河梯上,眺目远望,老去的白菜、萝卜在香菜、蒜苗茁壮成长中悄然“卸妆”,乡村沉浸在一片静谧中。阡陌的小路上,白色的墙体,红色的或青灰色的琉璃瓦,错落有致,一切宁静、安详,朦胧中透出简朴。 “老徐,下地了?”白哥骑着电动车和刚出村口的老徐寒暄着!村里人活动起来了,女人们永远是村里的主力军。民间谚语说“过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节气过后,乡村进入春耕季节,给麦地浇水,翻耕土地,接放学的孩子,女人们一刻都没闲着。 前几天,单位领导商量,准备对白村主要街道进行绿化,打造美丽乡村。一场春雨后,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书一起开始联系树苗,去了宝丰县的库庄苗圃基地,又去了附近的程村苗圃园,挑选了一批生命力强,成活率高,适合种植在街道旁的树苗。几个人从地里走出来,才发现鞋子、裤子都是泥,大家相视大笑。 趁着阳光明媚,桂花树和红叶石楠树苗就拉进院里,驻村工作队带着大家卸下树苗。 “来来!大家歇一歇。”我把刚倒好的温水送到大家手里。 花梅问我:“老李哥,你们驻村工作什么时候结束?” “估计今年春天吧!”我笑着说。 秋利妹子插话说:“老李哥,你们别回去了,乡村振兴项目马上开始,你们撤走了,村里的老少爷们还舍不得呢!” 新当选的村支书新奇说:“老李,有空闲了,你们去沙河南边看一看,今年的春天,村子的房前屋后,沙河两岸,村东村西到处都是桃花、杏花。看一看,你会舍不得走的。” 中午吃罢饭,单位的植树大军来了,挖坑的挖坑,浇水的浇水。短短两个小时,100多棵桂花树和红叶石楠树种植完毕。一滴滴汗水,或大或小,轻轻一碰,便滑落进土壤中消失不见,留下一片湿润的痕迹。 从小河李到庙王,从桃园到邓寨……从县里到乡里,到处都是一派忙碌的情景,把实施乡村振兴建设作为关键抓手,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用一朵花开的明媚,见证了整个春天。 “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听山人把情由细说端详。想当年长坂坡你有名上将,一杆枪战曹兵无人阻挡。”天渐渐暗下来了,91岁的刘建中大爷哼着戏曲,扛着锄头从南地走来。 “群义,今年得好好种地呀!国家出台了好政策,以后让种粮农民安心有钱赚。”建中大爷边唱边说着。晚饭后,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出现在马路上,或说或笑,悠闲惬意。天幕上,西斜的新月,像一阙小令,一半在树上,一半在树下,印在无瑕的素笺之上,惹得我目光炯然,心门洞开。乡下驻村的日子,我深知,在我内心深处有一方无限静谧的空间,那是一座空旷无比的花园,那是心灵的原乡,是灵魂的归途,盛得下世间所有的悲与欢。 (作者为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村工作队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