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深切缅怀恩师李振华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牛蒡子
1
11 1 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深切缅怀恩师李振华
 

深切缅怀恩师李振华
□韦绪性

   我1972年到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习,1974年李振华老师给我们讲《中医内科学》。其间有课堂理论讲授、有言简意赅的指点迷津、有为人为医的潜移默化、有对临床侍诊的指导等。
    恩师历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首届国医大师,被誉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诚属实至名归,当之无愧。恩师医德医风之高尚,理论积淀之深厚,临床经验之丰富,深深令我敬仰。
    2017年5月23日,恩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立德树人、奖掖后进的师者风范,大医精诚的高贵品质,皆为后辈学人树立了光辉典范。恩师的恩情、呵护、叮嘱、期盼,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倾囊相授  诲人不倦

   恩师生动有趣地讲授《中医内科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他讲授“四大顽症”之一的鼓胀时,精辟简练,高度概括了该病的病机,用两个三角形简图,分别讲授肝郁与脾虚、肾损的关系,气滞与血瘀、水裹的关系,把精深的理论执简驭繁地予以阐述。他强调脾虚是鼓胀的病理基础,在论治上无论分多少证型,都不能离健牌,同时要注重权衡本虚标实的孰轻孰重,补虚而不壅滞,祛邪而不伤正。恩师不仅理论造诣颇深,而且非常注重临床实践,尝谓:“熟读王叔和,亦要临证多。”调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必须把实践上升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恩师在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除了按时出门诊外,还经常在办公室为患者诊疗。由于恩师了解我这个中医的后代有一定的中医功底,于是厚爱有加,答应了我临床侍诊的要求。对此,我极为重视。只要恩师坐诊,我就利用自习时间随师学习,从不缺课。恩师从教我切脉的指法开始,通过举、按、寻、循、推、总按、单诊七步,认真体会脉象,务求操作规范。
    恩师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充实理论。每当所学理论在临床得到印证,我就感到十分高兴,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恩师还结合患者实例,讲授如何辨证、立法、遣药,直至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每每使我茅塞顿开。
    恩师善于启发式教学,诲人不倦,如他曾诊治一位胁痛患者,其临床特征为两胁胀痛,遇劳尤甚,伴脘闷纳差,嗳气,大便溏薄,脉沉缓,舌质淡,苔薄白。恩师问:“此为何证?”我说:“肝脾失调证。”恩师问:“当用何方?”我说:“柴胡疏肝散。”恩师笑着耐心解释,肝脾失调证有木郁乘土与土壅木郁之别,该患者无情志刺激病史,且脾虚之象显著,显然土壅木郁系原发,治当以健脾益气为主,即所谓“助土德以升木”,应慎用大剂辛燥理气之品,以免疏利过度则脾气更虚,反致疼痛难愈。恩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由此可见一斑。

提携后学  甘为人梯

   1981年春,河南中医学院举办了为期半年的主治医师进修班,学习内容为“四大经典”。当时我还未晋升主治医师,显然不够条件。我闻讯后,即刻与恩师联系求学,尽管名额有限,恩师还是破格把我录取了。
    我报到后,没有住宿的地方,恩师就把我安排到他研究生的宿舍,而且不用缴住宿费。这样我不但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特殊进修生,还成了研究生教育的旁听生,这着实令我喜出望外。如此的破例,为我的学习带来了巨大动力,我决心不辜负恩师的厚爱,如饥似渴地学习。
    讲授《黄帝内经》的石冠卿老师善于结合临床实际,使枯燥无味的内容化难为易,生动有趣,对我们求教的问题有问必答。尤其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要求我们重要的段落必须背诵牢记。他认为,背诵不但有助于记忆,而且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讲授《医古文》的胥挺老师强调,《医古文》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由于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必须从目录学人手,这样才能掌握学习的门径,快速查到中医药学的专业知识和线索,从而深入学习和研究。他还向我们推荐《聊斋志异》,认为该书文笔流畅,文字精练,文体接近白话而古朴,值得一读。这些治学经验,对于我学好中医大有禆益。此次进修学习虽然只有半年,但收获颇丰,而且还获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学习机会。即1982年春,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的全国中医研究班招生,学制两年,每省限一人。由于在河南中医学院主治医师进修班的学习,为我奠定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经专业考核,我以优异的成绩被顺利录取,从而有机会到全国最高中医学府深造。所有这些,我从内心深处对恩师充满感激之情,充分体现了恩师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情怀。

立德树人  精医济世

   1984年冬,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中医研究班学习期间惊悉恩师突患重病,便立即请假,从北京赶往郑州看望恩师。到医院后,师母张竹琴接待了我。她说目前恩师已经脱离危险,但病情不稳定,仍谢绝探视,经师母向管床大夫说明情况,我才进入病房。当看到形体消瘦、面色憔悴、吸着氧气的恩师时,我不免心中顿生酸楚。寒暄之后,恩师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绪性啊,我搞了大半辈子脾胃病研究,平时忙昏了头,眼看到现在还未将其整理成专著,这次险些把这点儿东西全都带走,真不甘心啊!”“我理解您的心情,李老师!可眼下您的身体还是先养病吧!”
    “不!不行!”恩师稍加停顿后说:“要有紧迫感,我想立即着手编一部脾胃病方面的书,请你参加,当副主编,怎么样?”
    太突然了,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心里亦喜亦疑。喜的是,与恩师合作乃求之不得的学习良机;疑的是,恩师的同事、学生有那么多,其中不乏经纶高手,为何偏偏选中自己呢?面对恩师憔悴的面容和殷切的目光,我来不及多想,便遵从了。
    回到北京,我按照恩师吩咐的编写思路,白天随方药老师为患者看病,晚上通宵达旦地设计全书,用了一周时间草拟出编写大纲、目录、编写体例和样稿,经恩师修改后,他便组织了编委会,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一年,使80余万字的《中国传统脾胃病学》顺利成书出版。
    最使我终生难忘的是,2013年恩师90大寿,河南中医学院拟为其举办庆祝会。我于前一天傍晚赶到郑州。为了不影响恩师休息,我在他居住的小区附近餐馆就餐后,便登门看望他,师母热情相待,她说:“今天客人较多,你老师有点儿累,已经躺下了。”恩师在卧室听到是我的声音,忙说:“是绪性吧?让他进来吧!”我见到恩师后,搬了个小凳子坐在他床边,这时他握住我的手,动情地说:“你不必跑这一趟,既然来了,咱就聊一会儿吧。”恩师接着问:“绪性你今年多大了?”我说:“已年过六十。”恩师嘱咐我:“你这个年龄有两个重点,一是修德,作为一代名医,要做仁心仁术的示范者,大医精诚的实践者,否则就难以精医济世,无论患者有多少,都要认真诊察,尽心尽力,不能有半点疏忽,更不能只管开方,要将心比心,多替患者着想;二是出精品,你现在已是全国名老中医,无论写文章还是讲课都要慎重,且不说你代表国家级水平,起码要代表河南的水平。”
    此时,我站起来,用双手握着恩师的手,深深地表示由衷感谢。恩师这番语重心长的教诲,不仅是对我个人的关心,也是对中医事业发展的期望。这就是中医大家!一位慈祥的老前辈!我将铭记恩师的教诲,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医后辈砥砺前行。
 (作者为全国名老中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