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南织密医疗保障“安全网” |
|
本报讯 (记者常 娟)4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解读,介绍河南将采取有力举措,织密医疗保障“安全网”。 省医疗保障局局长郑子健在发布会上说,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3亿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6%以上;医保基金累计结余1201.52亿元,总体运行平稳,略有盈余;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保持在80%左右,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稳定在75%左右。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福祉的需求日益增长,医保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凸显。《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等六大方面的改革任务和24项创新举措,搭建出未来10年全省医保制度改革的“四梁八柱”。 省委编办副主任王付林说,河南明确规定,“乡镇(街道)明确承办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的工作机构,村(社区)结合实际配备相应数量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乡村(社区)全覆盖”,让群众就近享受方便快捷的医保服务。 近年来,河南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若石介绍了河南的创新举措:“通过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城市‘四所医院’提升工程和县域‘三所医院’提标扩能工程等,全面提升省域内疑难危重病例诊疗水平、医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管理效率,实现全省疑难复杂疾病不出省。另一方面,坚持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药品耗材价格大幅降低,质量能否保证?省药监局药品安全总监李国辉的回答让大家吃了“定心丸”:“通过日常监督、轮回巡查、重点抽查和飞行检查等方式,全面加强中选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坚决杜绝因价格下降而降低药品质量问题;加快药品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 《实施意见》提出,多渠道筹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均衡个人、用人单位、政府三方筹资缴费责任;加大财政对医疗救助的投入力度,拓宽医疗救助筹资渠道。2017年至2020年,河南已连续4年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4年前的450元提高至550元;全省各级财政累计筹措资金1842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待遇。截至2月底,河南与全国31个省份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清算,共拨付跨省清算资金44.89亿元。 据省税务局总审计师姬洪波介绍,全省已形成覆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缴费服务体系,缴费人可通过微信、支付宝、豫事办等7种线上渠道便捷缴费,或就近到与税务部门签约的17家金融机构网点缴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