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卜俊成 通讯员 郭致远
“万分感谢,真没想到我的斑丘疹还能消退。昨晚,我终于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4月13日,来自内蒙古的孙先生高兴地向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的医护团队分享自己的喜悦。 2020年2月,孙先生突然感觉上腹部胀满,还伴有呃逆症状。当年5月,上述症状持续加重,而且开始吞咽不利。后经医院检查确诊,孙先生患了贲门胃底低分化腺癌,已经出现腹膜后及腹腔淋巴结多处转移,丧失了手术的最佳时机。此后,孙先生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情况仍不见好转。当年12月,孙先生进食困难,而且由于肿瘤侵犯皮肤,其前胸、后背等处长满了大片的严重斑丘疹,当地医生建议放弃治疗。 当时,孙先生的亲属偶然听说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效果明确。今年1月21日,孙先生和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该院肿瘤血液科主任蔡小平。当时,身高1.8米的孙先生坐着轮椅,体重还不到50公斤,在两个人的搀扶下勉强可以站立。他面色苍白、脸颊凹陷,左侧腋下到胁肋部、前胸、后背罹患大片的斑丘疹并有渗液,几乎是吃什么吐什么,还不断呕吐白色黏液。检查结果显示,孙先生患有贲门胃底癌,并且右侧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栓塞,发生了肺门、纵隔、腋窝等多处转移。 在认真研究了孙先生之前的病历资料以后,蔡小平和任为民认为患者之前的治疗并不系统,最新的免疫治疗还没有用过,加上患者和家属强烈的治疗愿望,中西医结合治疗应该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案了。随后,蔡小平团队把孙先生的病例资料报送到依托该院肿瘤重点专科成立的“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会诊中心”,积极开展疑难病症会诊。该中心多名老专家精心论证,一致认为可以试用化疗加免疫治疗,最终敲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运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奥沙利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同时,应用中医中药扶助正气,为化疗和免疫治疗保驾护航。蔡小平团队运用“脐火灸”以健脾益气,运用“中药硬膏热贴敷”促温经通络、和胃降逆。一周后,孙先生呕吐症状明显减轻,还可以进食一些流质食物。为了阻断皮疹的扩散,该院肿瘤科护士长马淑芳遵照医嘱,为孙先生应用了中医护理特色适宜技术疗法。第二天,患者皮疹颜色变暗,而且不再向周边蔓延。蔡小平团队及时开具“健脾和胃方+解毒散结方”中药汤剂。经过3个周期的治疗,孙先生饮食基本恢复正常,体力也逐渐恢复。目前,他每天可以行走3000步以上,皮疹也完全消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