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为挺身救人的你们点赞!
中国向埃塞俄比亚捐赠医疗物资
医疗志愿服务
罗山县人民医院成为新乡医学院一附院豫南分院
河南日月医疗集团在新乡设骨伤医院
1
11 1 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为挺身救人的你们点赞!
 

为挺身救人的你们点赞!

   编者按:前几日,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医生赵一品在洛阳白云山景区救人的事情被各大媒体报道,登上了热搜,网友纷纷转发,引来阵阵好评。“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身为医生,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伸一把手的”,这是赵一品救人之后说的一句话,相信每一名挺身救人的医务人员心里也都是这样想的。最近几天,河南医务人员救人的事情接连发生,在网络上引起大家的赞扬。本期选登8个救人故事,让我们一睹他们勇于救人、无私奉献的风采。

 

高铁上
有你们救人的身影

乘客突然气喘
你们第一时间赶来
本报记者 冯金灿

   5月9日17时15分,在从上海到郑州的G1815次列车上,一位乘客突然血压升高,自述喘不上来气,头痛难忍。随着寻找医务人员的列车广播响起,一场救治即刻展开……
    听到广播后,当时正在列车上的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医院总护士长冯英璞、老年医学科护士长常陆跨越8节车厢,赶到患者身旁。这时,同在列车上的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张艳也闻讯赶来,一同参与救治。
    见到患者后,常陆立即为患者监测血压等。结果显示,患者血压为170/11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情况紧急。常陆立刻电话联系该院老年心血管病医生钱鹏,由钱鹏远程指挥救治。
    列车广播患者急需降压药物,不少旅客纷纷送来降压药。最终,在钱鹏的远程指挥下,冯英璞、常陆等人给予患者速效救心丸和络活喜药物,并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
    30分钟后,患者的症状逐渐减轻,血压降至130/100毫米汞柱。为了确保安全,冯英璞和常陆征得乘客同意,列车员联系120急救车,在列车到站后,患者被送往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

乘客突发胃部痉挛
你贴心守护
通讯员 尹红娅

   “广播寻医、广播寻医,旅客朋友们,有位女乘客突发疾病,情况紧急,需要救助,哪位旅客是医务工作者,请速到××车厢来帮助诊治。”4月29日15时许,由北京西开往漯河西的G503高铁列车上传来一阵急切的寻医广播。
    紧急时刻,听到广播后,到北京协和医院学习的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曹成伟医师立即前往施救。
    患者为年轻女性,半卧位躺在地面上,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手捂着肚子,几乎说不出话来。经询问得知,旅客张某,年龄26岁,因早上及中午均未吃饭,上车前喝了点凉茶。
    曹成伟迅速开展体格检查,初步确诊患者为胃部痉挛。经过救治,张某恢复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大家搀扶她到座位上休息。
    “您先休息,我和列车长说说,把座位调到您旁边,再有不舒服症状,及时给我说。”得知张某也要在漯河西站下车,曹成伟将座位调整到患者旁边,随时密切观察其情况。15分钟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对曹成伟表示感谢。曹成伟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

 

女子急性肺栓塞晕倒
多亏你及时救治

   本报讯 (记者赵忠民 通讯员杨敏亚)4月30日9时22分,一名女子在商丘市中心医院门诊三楼走廊突然意识丧失、晕厥倒地,正在会诊途中的功能科段静医生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当时患者牙关急闭,为防止其咬舌,段静将自己的手指伸到患者口中。随后,急诊科值班医生赶来参与救治。在10分钟的紧急救援后,患者恢复了心跳呼吸,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经严密观察救治,两个小时后恢复意识,血氧饱和度、血压恢复正常,转危为安,现已痊愈出院。
    段静说:“当时会诊路过,看到有人晕倒,查看后发现呼吸心跳停止,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
    “隔着口罩,我从医生的眼睛里看到了温暖和坚定,从她的语气中我感受到了专业和责任。”网友被段静救人的一幕深深地感动。
    参与救治的急诊科医生魏兵说,肺栓塞的死亡率是45%,这种疾病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十几倍。尤其是这种大面积肺栓塞,如果不能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段静在第一时间给患者做心肺复苏,赢取了有效救治的宝贵时间。

急救护士的这个小举动,暖了!
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孙荣莉

   5月7日中午时分,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120调度大厅接到紧急求助电话:郑州市南四环某地有人突发疾病,疑似心肌梗死。
    120调度员迅速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减少活动,注意休息,同时调派距离最近的郑州仁济医院急救人员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120急救人员了解到,患者为中年男性,突发胸前不适约10分钟,情况紧急。
    时间就是生命,急救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事发时正值正午,阳光很强烈、刺眼。为了让患者舒服一些,跟车的质控护士长贺格丽立即想到要为患者遮一下阳光,可是用什么呢?救护车上都是医疗救治装备。寻找半天,贺格丽找到一张A4纸替患者遮挡阳光。
    虽然是一个不经意的小举动,但是这一幕温暖了患者和路过的行人。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救人员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救护车上,有条不紊地进行一系列救治:心电监护、氧气吸入、血糖监测、建立静脉通路……
    经过紧张有序的治疗,患者情况有所好转。结合患者意愿,急救人员最终将患者转诊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有人落水 你们奋不顾身救人

“孩子有危险,肯定要救……”
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刘 洪  朱 琳

   5月5日16时许,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医生李建锋抱着两岁的女儿正行走在回乡探亲的乡道上。当他路过一个水塘时,忽然听到前方传来紧急的呼救声,循声望去,只见两个小孩子漂在水面上,没有反应,塘边一个八九岁的女孩拿着木棍试图营救。
    来不及多想的李建锋,边奔向水塘,边大声呼救。临近水塘边,他放下女儿,嘱咐旁边的女孩帮忙照看,便纵身跳入水中。塘水瞬间没过了他的脖子,受到惊吓的女儿拼命哭喊,这时他这才想起自己并不会游泳。
    救人要紧!李建锋全然不顾这些,紧紧抓住塘中一个孩子的手,艰难地把他拽向岸边。尽管已体力不支,但是他毅然返回水塘,扑向另一个漂浮的孩子……
    由于溺水时间较长,被救上岸的两个孩子脸色发黑、嘴唇青紫,没了呼吸和心跳。
    李建锋迅速为两个孩子做心肺复苏和控水急救。数分钟后,两个孩子渐渐有了微弱的呼吸。
    闻讯赶来的家长,得知自己两个孩子转危为安,紧紧拉住李建锋的手:“要不是你及时跳入水中救我们的孩子,恐怕孩子都没了,你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当回忆起救人的经历时,李建锋说:“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碰到孩子有危险,那肯定要救,这是本能反应。”

“没想那么多,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本报讯 本来在度假的3名医务人员,偶然碰到落水儿童,第一时间下水救人,并默契配合,为孩子做了进一步处理……近日,焦作市妇幼保健院3名医务人员勇救落水儿童,受到群众的赞扬。
    当天,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科长徐守宁及张轩、护士姬明珍相约去游玩。16时40分,他们一行到达三渡河风景区,刚到达河边开始整理物品时,突然听到“扑通”一声,紧接着有人高喊:“救命,有孩子落水了……”徐守宁立即转身,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径直游向孩子,第一时间抓住孩子,将其托举出水面,游向岸边。与此同时,张轩也已经扒在岸边助力徐守宁,把孩子拉上岸。看到孩子口唇、面色发紫,姬明珍立即为孩子清理口腔杂物,排出腹部的水,使孩子能够正常呼吸,听到孩子哭出声来,大家立刻松了口气。
    看到孩子没事了,父母才回过神来,连声向他们三人表示感谢。徐守宁提醒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孩子没事就好,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徐守宁说。3名医务人员救人的事情被现场群众传扬开来,大家纷纷赞扬他们为社会增加了正能量。
 (王正勋 侯林峰)

“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本报讯 (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孙小明)5月2日上午,在周口植物园,一对老夫妻、一位年轻女性和一名3岁左右的女童,共乘一辆电动三轮车,经过湖边时,不慎连人带车落入湖中。危急时刻,正带着孩子在植物园游玩的郸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牛志伟跳入湖中,和另外一名青年合力将四人救上岸。
    “上午11点多,我突然看见100米处有一辆三轮车经过湖边时,方向失控,顺着湖的斜坡驶入湖中。感觉不妙,我迅速飞奔上前,看到一个约3岁左右的女童在车内大哭。眼看三轮车一点点向湖水深处下滑,很快就要淹没车顶。我把手机一撂,纵身跳进水中。同时,另外一个青年男性也跳了下去,我俩合力先把女童救上了岸。”牛志伟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
    “孩子上岸后冻得瑟瑟发抖,口唇发紫,我赶紧脱去外套帮孩子盖上保暖。”牛志伟的妻子说。
    出于职业本能,牛志伟首先仔细查看了孩子的状况,确认孩子并无大碍后,又与水中的青年合力将一对老夫妻和一位年轻女性救上岸。此时,牛志伟才了解到落水的四人系一家人,年轻女性是这对老夫妻的女儿,3岁女童是其外甥女,好在一家人有惊无险。
    被救上岸的老夫妻一再表示感谢,坚持要牛志伟留下姓名、电话,方便日后表示谢意。牛志伟说:“不需要感谢,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参与急救是我的本职工作,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出现危急状况,我都会第一时间给予急救措施!”
    确认一家四口人无碍后,牛志伟才拖着湿漉漉的身体、赤脚掂着鞋子离开。
    “虽说是五月天,湖水依然很凉。虽然冻得瑟瑟发抖,但看着他们一家人安全离开的背影,心里却感到暖暖的。”牛志伟说。

游客突发心跳骤停 你奋力抢救

   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李志成 张可强)“你真的是救了他一命。俺听医生说了,抢救就是那几分钟的时间,错过了要么人就没了,要么救活了也可能是植物人。”时隔一周,再次见到救命恩人于江南,患者家属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5月8日上午,来自商丘市梁园区的患者家属几经周折,手捧鲜花和锦旗来到伊川县人民医院儿科病区,感谢护士于江南在龙凤山古镇的救人之举。
    5月1日22时许,伊川县龙凤山古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于江南正和同学们结伴游玩,突然发现景区摩天轮附近围满了人。于江南和同学们凑了过去,发现一名中年男子昏倒在地,景区工作人员正在施救,患者没有苏醒迹象。看到这种情形,于江南当即冲了过去,发现患者意识丧失,未触及颈动脉脉搏,立即为其进行心肺复苏。经过两轮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渐渐清醒。
    为确保患者安全,于江南立即拨通了伊川县人民医院急救电话,医院迅速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科学的救治。
    患者转危为安后,于江南便和同学们悄悄离开了现场。回去后,于江南对自己在龙凤山古镇救人一事只字未提。患者家属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于江南,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