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质子泵抑制剂是把双刃剑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55、56)
河南(郑州)中汇心血管病医院普内科开诊
1
11 1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质子泵抑制剂是把双刃剑
 

质子泵抑制剂是把双刃剑
□付中华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它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达到快速治愈溃疡的目的。但随着PPI的长期、大量应用,许多与之相关的不良事件也逐渐凸显出来。

PPI问世是消化领域的重要进展
    自从全球首个PPI奥美拉唑于1987年在瑞典上市后,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和艾普拉唑等PPI也相继问市,全球进入了PPI时代。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对PPI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毋庸置疑,PPI的应用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进步。PPI较组胺H2受体抑制剂(H2RA)抑酸作用更强大、持久,是目前最常用的抗酸药物之一,开创了药物治疗各种酸相关疾病的新时代,让许多消化性溃疡患者免受手术之苦。
    此外,PPI治疗胃泌素瘤所致的难治性及多发性溃疡、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和应激性溃疡等的疗效也较好。
PPI不良事件逐渐凸显
    2009年3月,《美国胃肠病学》针对PPI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进展出了一期增刊,刊登8篇综述。这些文章提示,应用PPI所致的医源性低胃酸症会增加患者对肠道细菌的易感性;可增加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会减少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食物中铁的吸收;会影响钙的吸收而可能增加骨折风险。
    2009年《胃肠病学》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健康受试者接受8周埃索美拉唑治疗,在停药后4周内,其酸相关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接受PPI治疗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
    2010年5月,《内科学文献》发表5篇关于PPI应用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显示,院内艰难梭菌感染风险与PPI剂量呈正相关;绝经后妇女服用PPI,其脊柱、前臂及腕部骨折风险轻度增加。研究还显示,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经内镜下治疗后的患者,与非大剂量PPI相比,大剂量PPI并不能降低再出血率、手术率或死亡率。
    2018年《英国胃肠病学》发表了两篇关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胃癌的风险相关的研究。研究显示,PPI使用与胃癌风险增加有关,而H2受体抑制剂则与其无关。随着PPI使用持续时间的延长,胃癌风险也随之增加。PPI使用与非PPI使用发生胃癌的绝对风险差值为每年每1万人4.29%。
    研究结果中,使用PPI与胃癌的所有部位都有相关性,尤其是远端型胃癌;而另一篇研究则显示PPI的使用仅与非贲门癌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且研究结果表明,PPI的使用与胃癌风险增加有关,增加每日剂量导致更大风险。
    PPI究竟治病还是致病?国内外诸多专家都认为,PPI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应用,用好能治病,用不好则致病,多数不良反应见于长期服用PPI的患者,临床医生在给予患者PPI治疗时,提倡应严格掌握好PPI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长期大剂量用药;知晓药物的不良反应,衡量药物的有效性和风险,谨慎用药,争取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并减少PPI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