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娜
常常有人这样说:“我昨晚失眠啦!”“这几天都没睡好觉。”到底什么是失眠呢?还是看看专家怎么说。 案例一 刘小姐大学毕业后一直未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家闲呆了几个月。春节前,她应聘到一家私营企业做设计工作,这才有了英雄用武之地。刘小姐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啦,下定决心大显身手,要好好施展一番才能。 刚到工作岗位,她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职业责任感,每天不停地忙碌着,工作也有了一些成绩,领导对她很器重,经常安排一些重要工作给她。刘小姐也总是欣然应允,而且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不久,一些风言风语便传到了她的耳朵里,“什么德行,靠脸蛋与领导套近乎”“骄傲自大,不尊重老同志”等。 刘小姐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漂亮不是我的错,靠真本事吃饭怎么就变成了骄傲自大呢?她反复想,自己到底是做错了什么,并极力想与同事们搞好关系,可同事们不吃她这一套,反而嘲讽她“假腥腥”。 刘小姐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眠。白天工作时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注意力也不集中,晚上一躺到床上就胡思乱想,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即使好不容易入睡了,也常常被噩梦惊醒。因此,她对睡觉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担心会失眠,害怕失眠,一躺在床上就想“万一睡不着怎么办?”“第二天要怎么工作呢?”结果是越想越难以入睡,越不能入睡就越烦躁不安。刘小姐尝试着买一些安眠药服用,睡眠有所改善,第二天工作也有了精神,可一旦停药,便出现了入睡困难,对药物产生了严重的依赖。3个月来,刘小姐就是这样在失眠、焦虑、恐惧、噩梦中度过的。最终痛苦不堪的她走进了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寻求治疗。 案例二 陈先生大学毕业后在县中学任教,刚过而立之年,便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也算是春风得意,事业有成。更令人羡慕的是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温柔贤淑,儿子活泼可爱。这也应了一句老话“家庭事业双丰改”,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可陈先生不知何故,这“三把火”总也烧不旺。虽然领导对他的工作也很满意,可失落感不时会侵扰他。陈先生出现了一些精神症状,每天无精打采,度日如年。他这才发现,自己离不开所学的专业,数学是他的特长,是他的“命根子”,于是便主动请缨再担任一届毕业班的数学课老师。 陈先生终于如愿如偿。按说他该高兴才对,可不知为何那种疲乏感却一直困扰着他,精力总觉得不够用。深夜一两点也不能入睡,每天早晨很早就醒来,睁着眼睛盼天亮。脑子也变得迟钝,讲课时很难理清思路,情绪也一天比一天糟糕,一天到晚高兴不起来。他没有兴趣去干任何事情,甚至不想去上课。他开始对自己不满意,再没有了往日的自信,甚至出现了自责。学校领导劝他回家休息调整状态,他像得到了大赦一般,终于可以躺下休息了。可回到家里的他,好像再也没有能力从床上爬起来。家人劝说无用,几乎不吃不喝,一天到晚难得讲上几句话,妻子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带着陈先生来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进行咨询。 据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中发说,案例一中的刘小姐患了严重的失眠症,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以心理治疗为主,可配合小剂量安眠药物。案例二中的陈先生是患了典型的抑郁症,也表现有失眠,但同时还存在着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治疗以抗抑郁治疗为主。随着病情的好转,陈先生的失眠症状也就随之而愈。刘小姐和陈先生虽然都存在失眠,但诊断结果却大相径庭,治疗原则也有本质性的差别。在此也就是告诉大家一个常识,失眠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而存在,而失眠作为一个症状不仅存在于抑郁症中,而且也存在于其他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中,这时更应重视原发疾病的治疗。 因此,当出现了失眠时,千万不要盲目自行用药,一定要经专科医生诊断清楚,以免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本报记者杨须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