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幼儿嘴里拔出“胡萝卜” 本报记者 丁 玲
几天前,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院区急诊科接到120指令:“一岁幼儿气道异物,急需救治!” 急救人员迅速赶往现场。为避免孩子因长时间缺氧出现严重后果,出诊医师张中洲立即打电话指导患儿母亲,采取相应急救措施:“让孩子趴在您一只手臂上,脸朝前、臀部朝后,头低一点,手托住孩子下巴,用另一只手掌根从背部由下往上不断拍背!” 8分钟后,急救人员抵达孩子身边。此时孩子妈妈正不断给孩子拍背。孩子哭闹不止,呼吸稍促。在孩子咽喉部,肉眼可见异物(胡萝卜玩具)的另一端。 医生立即用异物钳尝试夹取,但由于孩子小不能配合,加之异物较大且光滑,夹取失败。 为防止异物在夹取过程中进一步加深或完全堵塞气道,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急救人员将孩子转移至救护车上,并通知院内启动异物中心绿色通道,做好接诊准备。 到达医院后,急诊抢救室已做好一切准备。医务人员迅速给予患儿面罩吸氧,同时利用舌钳开口角度大的优势,在可视喉镜引导下,成功将卡在患儿咽喉部的异物取出。 随后,孩子面色逐渐红润,呼吸趋于平稳。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会诊后,孩子平安离院。 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院区急诊科主任叶群立提醒,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如果孩子进食时哭闹、跑跳、嬉笑打闹,异物很容易被吸入气道而造成阻塞。家长要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