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孔祥东:踏着父母的足迹去援疆 |
|
(上接第一版) 遗传与产前诊断的全国领跑者 作为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孔祥东见证了国内遗传与产前诊断专业在医学上从无到有的历程。 2003年由于人才引进,孔祥东入职郑大一附院,“当时国际上遗传与产前诊断专业是一个发展趋势,但国内尚没有这个专业。我就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从一个妇产科实验室开始,慢慢建立产前诊断中心,直到2009年获得原河南省卫生厅批准,到现在我们已经运行了12年,成为国内遗传病产前诊断病种最多最全、自主化程度也最高的产前诊断机构。” 目前,该中心每个月诊断单基因病500多个家系,其中80%以上来自外省,并与全国22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被誉为罕见病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全国“第三方”。 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专业的快速发展,也引领着该专业在全国的快速发展。据孔祥东介绍,2009年之前,临床医师轮转的时候没有遗传与产前诊断这个专业,现在不仅有了该专业,而且还有了专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20年,国家又在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下面增设了医学遗传学。至此,遗传与产前诊断专业发展开始迈入“快车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省内有十几家医院成立了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政府及群众对罕见病产前诊断的认识及接受度也逐步提高。 从2017年开始,河南将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对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免费产前诊断;2019年,河南又将杜氏肌营养不良、血友病A/B、脊髓性肌萎缩症、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6种罕见病纳入免费产前诊断。 “我们只比别人早半拍” 发展势头如斯,在孔祥东看来,自己和同事只是比别人早了半拍。 “作为正在发展中的新兴专业和科室,我们慢不得,松不得,也输不得”是孔祥东对同事常说的一句话,“因为你慢下来,不仅同行会赶上,其他专业也会赶上,到时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 回顾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出现的历史,记者发现这不是危言耸听。 读博士研究生时,孔祥东对遗传学颇有研究。入职郑大一附院不久,孔祥东在该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帮忙,负责体外受精业务。后来,他担心自己一直研究的遗传病专业荒废,就从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出来,与儿科合作,做遗传病诊断。 正是在这里,孔祥东发现很多生育过罕见病孩子的家庭,想要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却找不到专业科室就诊。因此,他又和产科合作,为孕妇做遗传病筛查。直到2009年,各方面条件成熟,产前诊断中心成立。 “作为新兴科室,开展业务时避免不了和其他科室产生碰撞,所以我们尽量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力求创新、求实,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长远。”孔祥东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