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辨治帕金森病
辨证诊治发热验案两则
肛周难言之隐先来做个超声检查吧
髂动脉瘤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1
11 1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辨证诊治发热验案两则
 


□张书亚

发热咽痛齿痛口疮验案
    张某,女,22岁,两天前因多食辛辣后出现发热,38摄氏度~39摄氏度。发热第一天出现血尿,灼热感,经医院输液、服用消炎药后血尿消失。服用感冒灵、柴胡口服液、小柴胡颗粒、布洛芬等,高热反复发作,时而怕冷。现症见,发热39摄氏度,时而恶寒,不欲饮食,咽喉脓肿疼痛,智齿发炎疼痛,口腔溃疡,舌质偏红,苔黄腻。
    辨证:邪伏少阳,热毒蕴结。
    方药:小柴胡加石膏汤加味。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北柴胡40克,黄芩15克,清半夏30克,党参20克,生甘草20克,生石膏40克,桔梗15克,茯苓30克,白茅根30克,生姜10克,大枣5克。共3剂,水煎,每天1剂,分两次温服。
    患者服药1剂后,体温下降至36.8摄氏度,咽喉疼痛消失。嘱咐患者继续服完,和解少阳清泄阳明胃热,牙齿疼痛也会好转。
    按语:患者发热,不欲饮食,邪已入少阳。咽喉肿痛,牙齿疼痛,口腔溃疡提示阳明热毒上炎。大方向已定,正是少阳与阳明合病的小柴胡加石膏汤证。患者咽喉口腔红肿热痛,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且有辛凉解表退热之功效;桔梗甘草汤利咽止痛,咽喉肿痛有化脓之势,桔梗又可排脓。患者舌苔黄腻,湿郁化热,湿不化则热难退,且发热第一天有小便灼热,血尿之象,故加茯苓、白茅根,化湿利尿通淋止血。方证相合病机紧扣,故取佳效。小柴胡汤用于发热,柴胡须重用。苔黄腻,咽痛,不可因发热而惧用半夏,苔腻正是半指征,量轻难显速效。一般治胃用姜半夏,治咽喉用清半夏,治失眠用法半夏。
经期感冒发热验案
    刘某,女,21岁,两天前正值经期,受风受凉后出现感冒发热,体温38摄氏度左右,伴头痛。现症见发热37.8摄氏度~38摄氏度,头痛,恶寒,汗少,不欲饮食,口渴,现月经第4天,月经量少,色黑,脉浮数,舌苔白腻。
    辨证:太阳少阳阳明合病。
    方药:葛根汤合小柴胡加石膏汤加味。葛根30克,麻黄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柴胡30克,黄芩12克,半夏20克,党参15克,甘草15克,生石膏30克,当归15克,生姜5片,大枣3枚。共3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温服。
    患者服药1剂后,发热已退。
    按语:经期感冒,这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位女性患者,她因月经期间洗凉水澡,第二天月经量突然变少,色变黑。《伤寒论》中有记载:“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女性行经期间,胞宫通于外,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此时受凉受风,外邪直中胞宫。经量少,色变黑,这应该是血结的体现了。患者发热恶寒,汗少,为太阳病麻黄类方证。因伴有头痛,太阳头痛可看作项背强几几的延伸,故选用葛根汤。发热,不欲饮食,提示邪入少阳,又恰逢经期;口渴属阳明,石膏药证,故用小柴胡加石膏汤。两方合用疏解太阳之表,清解少阳阳明邪热。方中加当归,可活血通经,助祛胞宫之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一剂效显。葛根汤可用于治疗闭经,于平时恶寒无汗之人,取提壶揭盖之理。同理,在经期感冒时,恶寒无汗,此方更有解表通经的双重功效。配合小柴胡、四物汤等,有不错疗效。一定是“有是证,用是方”。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