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组在豫调研中医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河南省针灸推拿医院正式揭牌
郏县:“四大工程”织牢中医药健康防护网
刘磊:立足经典 中西结合
1
11 1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郏县:“四大工程”织牢中医药健康防护网
 


本报记者 杜如红  通讯员 宁建鹏 姚彩歌

   5月19日一大早,郏县医疗健康集团安良分院中医馆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边等待边交流就医感受。
    “俺颈肩部疼痛已经10多天了,今天就想让县里专家给俺看看。”安良镇高楼村的高先生说。郏县医疗健康集团中医院院区中医专家张彦珂经过诊断,为高先生实施了颈肩部小针刀治疗。高先生当即感觉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张彦珂介绍,安良分院中医馆建成后,他和同事张自让每周二、周五轮流来此坐诊,平均每天接诊40多名群众。他们还通过查房等形式,向这里的医生传授中医技术。如今,这里可以为群众提供针刺、小针刀等10多项中医药服务。
    比高先生更便利的是该县段沟村群众。2020年9月,郏县中医院在该村卫生室建成了村级中医馆,让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针刺、拔罐等中医药服务。
    让县级中医药技术下沉农村,只是郏县推进中医药健康惠民的举措之一。省级中医药专家下沉县城,让群众不出县就能享受省级中医专家的服务,是郏县让中医药更好守护群众健康的又一举措。
    5月15日~16日,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名中医专家来到郏县中医院坐诊、查房、带教。其间,3名专家之一的中医主任医师李慧英,还带领郏县中医院医务人员,为该县王集乡的魏先生实施了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大大减轻了魏先生去省级医院手术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郏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指示精神,通过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设施提升、强基培优、健康促进“四大工程”,使全县中医药服务量占医疗总服务量的比例逐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已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重要手段。
    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加快特色专科建设
    为加快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郏县中医院在平顶山市县级中医院中率先创建为国家“三级”中医院;在全省县级中医院中率先成立治未病中心,通过对亚健康人群实施腹针、阴阳平衡罐、经络调理、药饼灸、火龙灸等40余种中医特色疗法,将群众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年服务群众1.5万多人次。
    郏县还对县中医院创建河南省特色中医专科强化建设项目给予支持,使该院建成了目前平顶山区域唯一的针灸推拿医院(院中院),每年有2万多人次患者在此接受推拿、火针、耳针、脐疗等中医药疗法。
    截至目前,郏县中医院已成功打造针灸康复理疗科、糖尿病科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治未病科和脑病科2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成为河南省针灸学会临床实习基地、省臭氧水临床培训基地、省中西医结合疼痛学会临床实习基地。
    实施中医药设施提升工程,筑牢中医药服务之基
    郏县投资2.7亿元,实施县中医院二期病房楼和制剂楼工程,让县中医药优势资源下沉农村。
    郏县中医院与全县各乡(镇、街道)分院开展中医专科共建,目前已在白庙、安良等5个乡镇分院建成中医馆,在段沟村建成了村级中医馆,还先后派出11名骨干中医师到乡镇分院坐诊、带教,为分院带教培养中医骨干15名;在乡镇分院中医师之间搭建了信息互联平台,实现了县中医院中药房全县共享服务。
    实施中医药强基培优工程,培育中医药优秀人才
    为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9月,郏县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决定共建郏县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临床能力提升、人员培训等方面对郏县中医院给予重点支持,定期派专家、教授到郏县坐诊、带教、查房;郏县选派中医骨干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
    此外,郏县还充分发挥县中医院“河南省中医中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作用,认真做好中医药人才的“传、帮、带”,组织全县中医人员开展“读经典、背方剂”学习活动,每年对全县700多名乡、村基层医生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目前,郏县已培育出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医针灸主治医师王栋,省知名治未病专家柴静芳,以及两次荣获“朱汉章针刀医学奖”的张彦珂、“马应龙肛肠诊疗技术研究院区域学术顾问”马占通等中医药人才。
    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丰富中医药治疗手段
    郏县以确保“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不褪色”为抓手,在全县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提升行动。组织县中医院中医专家常态化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农村开展中医健康科普“五进”宣讲和八段锦带教,受益群众2.4万多人次。
    郏县把中医药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要内容,由县中医院牵头,在全县启动职工“健康小屋”建设行动,目前已在10多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建成了“健康小屋”。
    郏县还投入1900多万元,在县中医院建成了由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三大中心组成的郏县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累计服务群众8.5万多人次。这一模式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民生示范工程”“河南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郏县中医院党委书记杨智慧说,今后,郏县中医院将把贯彻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作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壮大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让老百姓更方便看中医、更放心用中药。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