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战“疫”的河南加速度
(上接第一版) 并肩作战,精准营养——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只想着用尽全力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助力患者康复 由于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是临时紧急启用,还没来得及设置营养科和营养食堂。该院区临时食堂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且都没有经过营养知识专业培训。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营养师梁锐对记者说,当时肠内和肠外营养制剂也十分缺乏,临床营养治疗工作都是“零起步”。 但是,面对困难,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治疗团队并没有气馁和退缩。营养师除了每天深入食堂,为厨师进行营养知识专业培训外,还全面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对所有患者开展口服营养补充工作。营养师张倩、孙华磊还加入重症患者治疗团队,与管床医师一起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有效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在郑州人民医院南院区,该院营养师张晴还积极争取上海公共卫生专家的支持,根据实际情况把患者所需的膳食分为普通饮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等。“营养师每天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根据膳食医嘱指导餐厅制作每一餐,所有治疗膳食都要精确称量。”张晴说,这样便于精准计算出患者的每日摄入量,有利于协助临床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等,提高患者免疫力。 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该院医务人员和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营养师,在保障日均600余份普通饮食的同时,还针对6名重点患者制定了个性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为食管癌患者、老年患者及年幼患者制作配送半流质饮食近200份,对18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据病情变化做出适当调整。 8月4日晚,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师倪婷接到去该院惠济院区保障患者临床营养的任务,毫不犹豫地快速到岗,和同事一起为270多名患者提供临床营养保障,并为500多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等提供普通饮食保障。“当时正是抗击疫情的攻坚阶段,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提供了流质餐、半流质餐、糖尿病餐、肝病餐、产妇餐等特殊膳食,只想着用尽全力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助力他们及早康复。”倪婷对记者说。 在这次支援工作中,韩超央作为登封临床营养专业组的负责人,带领登封市人民医院和郑州阳城医院的营养师,为分流转运至郑州阳城医院救治点的391名患者提供临床营养支持。他们根据所有患者的膳食医嘱进行了分类统计,其中需要普通饮食的318人、糖尿病饮食的50人、流质饮食的17人、低蛋白饮食的2人、低嘌呤饮食的2人、鼻饲的2人;对所有危重及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建立营养档案,每天进行重点查房,根据耐受情况和监测指标适时调整营养方案,尽量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所需营养。 赢得赞誉,加快患者康复——能看到患者在合理的营养下缩短病程,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在此次疫情中,相关医院临床营养团队在艰难中大有作为,赢得了患者的赞誉,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和抗击疫情的胜利带来了曙光。 截至9月8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累计出院本土确诊病例132例。在这显著的成效中,蕴含着临床营养团队无数个日夜默默地奉献。“每次送走一批患者,看到他们开心地康复出院,我的眼泪都控制不住地流下来。看到他们在合理的营养支持下缩短了病程,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梁锐双眼湿润地说。 在郑州人民医院南院区,正是由于临床营养团队的参与,患者不仅吃得开心,而且营养指标有了大幅改善。 “这里的饭做得很用心,每天的菜品都不同,在那里待了几天,我都感觉自己胖了。”曾经在那里接受过治疗的李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患者对膳食营养组每天的营养丰富的餐饮都给予好评。 据统计,当时在郑州人民医院南院区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32名患者,80%以上在短短1周内营养指标整体稳步上升。一位重症结核病患者,经过3天的临床营养治疗,由难以正常饮食转为能够正常饮食,甚至还提出想喝酸奶,让人感到意外。 在郑州阳城医院,营养师针对普通饮食患者的特殊需求(如炒河粉、汉堡、自发热火锅、饺子等)进行分类统计,在平衡营养需求的情况下,在最近的一餐安排到位,做到餐食个性化制作配送,得到了患者的称赞。 在临床医疗团队、临床营养团队等的密切配合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分流出来的患者救治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据了解,8月31日,支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惠济院区的医疗队已撤离返回,该院接收的200多名患者大部分出院。9月1日,支援郑州人民医院南院区和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的医疗团队已撤离,两家医院接收的分流患者均已陆续安全离开医院。9月2日,支援郑州阳城医院的医疗团队已撤离,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组已经进驻接管治疗分流该院的剩余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