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金兰
此方自清朝延至今日已有百余年历史。其配制方便,药源宜传,外用功效卓著,特别是对口腔溃疡、热口疮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药物组成及配制方法 药物组成:朱砂、琥珀、粉龙骨、炉甘石、月石、枯矶、青黛、梅片、麝香、珍珠、赤金等。 制法:以上诸药共研为细末,其中珍珠,后入药,枯矶可用白矾炼后即得。先将诸药研为细末后再加入梅片继续研为极细末备用。 功效及用法 功效:有消肿拔毒、燥湿排脓、化腐生肌、去瘀生新、消炎止痛等功效。 用法:将吹喉散均匀地涂撒于患处或用器械吹入喉中患处,3分钟后吐出。这时会有毒液伴药一起吐出。 主治及临床疗效 主治:口疮(口腔溃疡)、鹅口疮、急喉风、烂喉风、风热喉痹、帘珠喉痹、烂喉痛、乳蛾、喉疳、风热牙疳、喉癣、疫喉痧、白喉、牙痈、脚气等。 临床疗效:口腔溃疡一般3天治愈,严重者1周可治愈。鹅口疮先用苏打水擦拭患处,后涂撒吹喉散,一般1次即愈,重则3次而愈。若白喉、疫喉痧、乳蛾等需增用内服药,在同样用内服药的情况下,用吹喉散要比不用吹喉散的控愈速度增加1倍,甚至数倍。 讨 论 吹喉散所主治之病,不管是口疮、乳蛾、鹅口疮、疫喉痧、白喉或脚气等,局部都有共同特点:红肿、溃烂、周围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肌肉或黏膜细胞腐坏。患者局部有疼痛之苦,其吹喉散中麝香、青黛、朱砂,可解毒、活血、散结、破瘀生新;琥珀、珍珠、梅片防腐生肌、散热止痛;炉甘石、月石、枯矶、龙骨,可敛湿排脓、化腐生肌。以上药证合拍,故其效如桴。 (作者供职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