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麻醉前访视的重要性 |
| |
麻醉前访视的重要性 □李永强 “老先生,您好,我是麻醉科医生,您明天要做手术,请您配合一下……” 在医院的外科病房里,每天下午都会看到头戴小花帽,身穿白外套、绿衣裤的医务人员穿梭在即将手术的患者病床前。他们还时不时给患者做一些检查。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麻醉科医生在进行常规的麻醉前访视。 什么是麻醉前访视?为什么要进行麻醉前访视?怎样做麻醉前访视?麻醉前访视的内容有哪些?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麻醉前访视 麻醉科医生在患者手术麻醉前访视患者,获取患者的相关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做出麻醉前病情评估;对需要进行术前治疗的症状或疾病,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患者熟悉有关麻醉问题,缓解其焦虑情绪;与外科医生和患者取得一致的处理意见。 麻醉前访视的目的 所有的麻醉药物和方法,都可能影响患者生理状态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和出血,可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处于应激状态;外科疾病与并存的内科疾病,又会导致各自的病理、生理改变。这些因素都有可能让机体生理潜能承受巨大的负担。为了减轻这种负担、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麻醉科医生应在手术麻醉前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做出充分评估,并尽可能地加以维护和改善。这是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麻醉科医生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手术安全,患者一定要如实告知麻醉科医生自己的疾病史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当然,麻醉科医生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格保密,保护患者的隐私。 怎样做麻醉前访视 一般来说,择期手术要提前通知麻醉科、手术室,麻醉科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安排不同资质的医生。随后,麻醉科医生会先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大概情况,再到病房跟患者或家属当面沟通,讲解手术的主要问题,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麻醉前访视的内容 病史复习 麻醉前,麻醉科医生要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系统的复习,尽可能做到全面、详细的了解。包括: 1.现病史:充分了解疾病的具体情况、患者目前的状态,以及手术的目的、部位、范围、难易程度等。 2.既往史:了解患者的既往疾病史,特别是与麻醉相关的疾病史及治疗史。如心脑血管病史、哮喘、脊柱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3.手术麻醉史:了解患者既往使用过的手术麻醉方法及药物,有无不良反应及药物过敏等,有利于制定本次麻醉方案。 4.个人和家族史:包括患者的劳动能力、烟酒史及药物应用、滥用史,有无特殊家族疾病史(如高热史)等。 5.过敏史:应特别重视患者既往任何的药物过敏史及出现时的症状,以期制定安全的应对措施。 术前治疗性用药的评估与调整 许多患者术前因合并其他慢性病或正在发作的疾病而服用药物治疗。术前,麻醉科医生需要全面评估,以确定是否继续应用或者暂停使用、应用替换药物。常见的药物有抗高血压药、降糖药、抗凝药、利尿药、抗焦虑抑郁药、激素类药物、甲状腺药物等。 体格检查 1.全身状态的评估: 营养状况、精神意识、生命体征等基础状态。 2.气道、牙齿、颈部、四肢脊柱: 根据拟行的麻醉方法,全麻患者要接受充分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气道困难、张口困难、气管插管困难,有没有牙齿脱落的风险;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患者有没有四肢脊柱畸形或功能障碍等。 3.重要脏器的检查: 重要脏器(如心、肺、肝、肾、神经系统)的检查,如果存在较严重的问题,需要邀请相关专科医生会诊,协同诊疗,降低风险,提高围术期的安全。 4.实验室与诊断学检查报告的判读: 根据患者的病情,通过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肺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肝肾功能指标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 5.心理精神状态的评估: 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恐惧程度以及镇痛需求进行预估、判断,并与之沟通,给予相应的处理,消除患者的担心和顾虑。 总之,麻醉前访视是对患者病情的再一次综合评价,是麻醉手术安全的重要一环,需要麻醉科医生掌握全面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也是缓解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情绪的有效手段,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和配合。 (作者供职于漯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