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文菊 王兰芹
患者宋某,因患鼻咽癌晚期需要进行放疗入住我们放疗科二病区。患者长期一个人生活,整日闷闷不乐。护士长发现问题后,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到该患者因长期吸烟、嗜酒,导致夫妻关系不和而离婚。患者有一个儿子,现在就读于外地某大学。患者内心充满了对儿子的不舍、愧疚,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经常会手里拿着照片,默默哭泣……护士长经过多次倾听,同时引导患者回顾一生,帮助其回忆曾经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及拥有的幸福。经过交流得知该患者有三个心愿:第一个心愿是,患者特别想见远在外地求学的儿子,但又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业,经过沟通后,护士长提出建议:“如果您想见儿子就遵从自己的内心,孩子的学习以后可以再补回来。如果您的儿子知道您现在的状况,一定会回来看您,咱们就把您的病情和儿子说一下吧!”患者看着儿子的照片,默默地点了点头。第二个愿望是,患者为了想让儿子放心,也让自己重新找回自信,想要找一位女陪护。第三个愿望是,因年轻时任性、不孝顺,患者想请护士帮他前往自己父亲的坟墓前进行祭拜。 得知了患者的诉求后,护士长对我们说:“安宁疗护,不是缓和医疗,不是姑息疗法,更不同于临终关怀。”安宁疗护概括起来就是“三三四四”,即“三善”,就是患者善终、家属善别、活着的人善生;身、心、灵三平安;四全照顾;四道人生。作为一名护士,要领会安宁疗护的精神,力争用学到的安宁疗护理念来护理每一位终末期患者,让他们得到最好的症状控制、舒适护理,给他们提供全人、全家、全程的照护。引导患者道歉、道爱、道谢、道别,做到患者善终、家属善别、活着的人善生,争取彼此之间不再留有遗憾。 与此同时,护士长带领我们不断领会并行动着。经过护士长多方联系,首先帮助患者找到了一位女陪护,然后与该患者的儿子多次进行沟通。3天后,远在外地的儿子在步入病房的那一刻,患者张开双臂,抱住儿子,失声痛哭。护士长轻轻地走出病房,把空间留给久别重逢的父子……当护士长再次进入病房时,患者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轻轻地唱着歌,温馨、宁静,听到护士长的问候声,患者轻轻地说:“我最喜欢儿子唱这首歌了,这还是小时候我教给他的,一听什么烦恼和不适都没有了,儿子说先不回学校了,我真的很高兴他能原谅我,但是我不能那么自私把他留在身边,他能来看我,我已经很知足了,谢谢你们……”患者的儿子说,通过这次沟通了解到父亲这些年生活不容易,下辈子有机会还做他的儿子,在父亲的余生中,他会多抽出时间来陪伴父亲。同时,也很感谢护士长帮助他们父子打开了心结,找回了亲情。 经过护士长与患者的前妻沟通,患者的前妻同意来看望患者,并愿意陪同患者一起到孩子爷爷的坟墓进行祭拜。患者激动地说:“谢谢护士长,谢谢你们这些好心人。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的前妻,是我辜负了她。”第二天,患者的前妻联系了车辆,陪同患者一起去实现了心愿。护士长担心患者路上病情出现意外情况,特意安排让护士陪同,等患者实现心愿后,安全返院。 护士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关怀和照顾,患者说:“谢谢你们,都说人走的时候会很冷,可我现在一点都不冷,心里很踏实、很温暖。”两天后患者舒适、平静、有尊严地走完了最后的生命阶段。患者的儿子及前妻非常感激我们为其提供的帮助,让他们有机会解开心结,相互理解。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