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重点知识十二问之六 预防肺结核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张艳秋
肺结核的预防策略
很多肺结核患者与家属也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肺结核的预防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尽管很注意在生活中的预防,但是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肺结核的预防问题。 1.尽早发现患者,实行学校、企业职工体检,发现可疑情况,进一步做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对PPD试验强阳性肺部正常者应预防投药,对PPD试验强阳性肺内出现病灶者应加以鉴别,排除肺结核。 2.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全程督导化疗(DOTS),这是目前肺结核防治的重要措施,因为它能直接控制肺结核的传染源。 3.为新生儿和PPD试验阴性儿童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可以减少肺结核的发生。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儿、婴幼儿。如果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其他卡介苗接种站去补种。 4.健康人群要讲究个人卫生、注意室内通风,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接触,切断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途径。 5.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患者不要面对身边的健康人大声说话、咳嗽,不要随地吐痰,注意居住场所通风和环境卫生。
肺结核的社区管理
肺结核的治疗离不开社区医生。肺结核患者一旦被确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定点医疗机构就会通知患者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将患者的患病信息告知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门诊治疗后,社区医生就要落实患者居家服药治疗期间的访视管理了。社区医生在患者治疗期间,会多次访视患者和患者的家庭,提供治疗期间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递肺结核防治知识,让患者知晓肺结核“可防、可治、不可怕”,知晓规范诊疗的重要性及不规范诊疗的危害性,引起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 2.有效回应患者对疾病和自身健康状况的咨询。 3.对患者及患者的家庭给予肺结核个人防护及家庭内感染控制的指导。 4.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生活指导,包括饮食起居、戒烟限酒、适当锻炼等。 5.社区医生会告知患者可享受的当地医疗报销政策、民政医疗救助政策;可享受的肺结核减免政策;必要时还会协助或指导患者办理“门诊慢性病”报销手续等。 因此,患者被诊断为肺结核后,除了定期去肺结核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复查外,治疗期间有疾病和生活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咨询社区医生,这样有助于尽快康复。 (本文由本报记者杨须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