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文 文/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现在人们见面交流时总离不开运动的话题,“你运动吗?你健身吗?”如果你不运动,不健身,恐怕自己都会不好意思了。
说到全民健身,常见的运动有:球类、游泳、打太极拳、跑步、快走、登高、跳广场舞等。由于过度运动或者不当的运动方法导致很多人出现了膝盖疼痛等不适症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 作为一名从事运动医学相关的医务工作者,我想给大家分析一下几种运动后引起膝盖疼痛的原因(有膝前痛、前外侧痛、前内侧痛等),并给予运动爱好者一些建议,使大家在今后的健身活动中,既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又不至于出现膝盖疼痛的问题。 首先,最常见的,也是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髌骨磨损,俗称膝盖骨劳损,通常表现为膝前痛,下蹲站起的时候疼痛更明显。主要是由于运动量过大、过久或者膝关节反复屈伸导致了髌骨与股骨对应的软骨面磨损或微损伤。 严格来说膝前痛还有可能是腱病和末端病的问题,涉及整个伸膝关节。伸膝关节除了髌骨外,还有髌骨上极连接的股四头肌肌腱及下极相连的髌韧带,以上软组织的劳损也会引起膝正前方的疼痛发生。膝前痛另外的原因还有膝外侧疼痛综合征,也叫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髂胫束肌肉肌腱复合体始端起自髂嵴前外侧,走行于大腿外侧,跨过髋膝关节,末端止于胫骨前方外侧面的骨性隆起Gerdy结节(胫骨外侧的结节)。髂胫束是大腿的深筋膜结构,当膝盖反复弯曲和伸直时,尤其是登高、过多上下楼梯运动时,髂胫束与股骨外侧髁及Gerdy结节之间反复摩擦会导致髂胫束,从而出现肿胀、疼痛,或炎症反应。 其次,就是鹅足滑囊炎,所谓的鹅足,是由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块肌肉在胫骨上端内侧的止点因其形状像鹅掌一样而得名,这是由于跑步时内侧肌腱、韧带反复牵拉或者磨损胫骨内侧骨面导致肌腱炎、滑囊炎,主要表现在膝盖前内侧针刺样疼痛、肿胀,常被误诊为慢性关节炎、内侧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等。 再次,就是胫骨上端内侧痛,就是我们所说的胫骨内侧骨髓水肿综合征,主要由于长期用力不当或者经常跑步、快走,导致内侧应力集中引起内侧骨膜微损伤,从而导致出血、水肿等炎症性反应。像这类损伤一般用X线检查手段是检查不出的,需要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因此,运动爱好者在运动的时候要先进行热身运动,使肌肉与关节得到充分舒展,才能更好地预防运动性损伤。同时运动量要根据身体条件量力而行,膝关节不要过度屈伸以及长时间疲劳运动,如果运动后出现膝盖疼痛就要适当休息,必要时要到医院专科门诊进一步诊疗。专科治疗一般采用膏药贴敷、针灸等中医药特色治疗,物理治疗可以使用冲击波、超短波等,疼痛甚者可以口服消炎止痛药等,通常治疗以后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骨关节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