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发热
治糖尿病方
慢阻肺患者如何安全过冬
1
11 1 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邵福元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专科内服、外用中药方剂。其中,外用药有消肿膏、蛇透热酊等;内服药有活络化瘀蠲痛胶囊、肝肾益精合剂、肝肾滋补合剂等。
消肿膏
    这是治疗湿热痹的新处方。中医学认为,湿热痹在病因上与湿、热、瘀关系密切。湿热内侵,留滞于经络、筋肉、关节,积久不去,而出现红肿、热痛、关节变形等症状。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中记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也;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也。所异者,法耳。凡内服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
    消肿膏根据上述之理论及病机,由清热药、化湿药、理气止痛药、祛风除湿药组成。综上所述,全方由四组药物相辅相成,共奏清热燥湿、破血逐瘀、消肿止痛之功;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湿热偏盛型,见红、肿、发热等症者,还可用于关节扭伤、跌打肿痛等。
    方药:黄柏50克,苍术50克,陈皮30克,香附30克,姜黄30克,透骨草30克,大黄30克。
    方中主药分析:红肿、热痛多见于痹证中的湿热痹,湿热内阻,留滞于经络、关节、筋肉,为根本病机。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蕴化为热所致。热为阳邪,湿热交盛则热,故见发热,皮肤发红。湿为阴邪,重则黏腻,湿盛则肿,湿热交阻于经络、关节、筋肉等处,故关节、筋肉呈局部红肿、灼热之象,且有重着感。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关节疼痛,骨节屈伸不利。跌扑闪挫,气血不通,经络痹阻,瘀血内停,留滞于筋肉、关节,瘀久化热,则发生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治宜清热燥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常用药物有:黄柏、苍术、透骨草等。肌肉、关节红肿,由湿热内侵,瘀积化热而致气滞血瘀或跌打损伤引起的。该药的主要作用是祛湿热、活血、理气、散瘀止痛。黄柏有祛湿热、除骨蒸的作用;陈皮、透骨草等有理气燥湿、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诸药合用,可奏清热燥湿、活血逐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全方四组药物相辅相成,以黄柏、大黄清热泻火;以苍术、陈皮燥湿化痰,湿热得除,诸证自解;香附、姜黄活血,行气止痛;透骨草祛风湿、舒筋活血止痛。其作用有二:一是透膝理引药直达病所;二是助香附、姜黄活血行气以止痛。共奏清热燥湿、破血逐瘀、消肿止痛之功。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湿热偏盛型见红、肿、发热等症状者,还可用于关节扭伤、跌打肿痛等。
肝肾益精合剂
    主治肾阳虚型腰痛。肾阳亏虚,日久伤及肾阴;“肝肾同源”,肾阳不足可引起肝阳不足,肝阳不足,筋肉濡养不足,气化失权故而发病。
    肝肾益精合剂根据上述之理论及病机,由温肾壮阳药、滋阴补肝药、通络止痛药组成。综上所述,全方三组药物相辅相成,重视慢性腰痛(肾阳虚型)的病因、病机。共奏滋补肾阳、填精益髓之功。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痛、腰冷、尿频等症,可伴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泻等。
    方药:淫羊藿250克,狗脊250克,补骨脂30克,白芍75克,枸杞子250克,制何首乌30克,桑椹30克,甘草45克,蜂蜜200克。
    中医学对慢性腰痛(肾阳虚)基本机制的认识:在物质上责之于血、精;在脏器上责之于肾、肝;肾阳亏虚,阳损及阴,精血亏耗,腰部之筋肉、关节失养,拘急而痛为根本病机。《黄帝内经》中记载:“腰者,肾之府。”肾虚多致腰痛,年老体弱,肾精亏虚,或久病体虚,或房事过多或禀赋不足均可导致肾阳亏虚。肾阳在人体中有重要的作用。肾阳旺,则全身之阳皆旺;肾阳衰,则全身之阳皆衰;命门火衰,肾失温煦,则出现腰部酸冷疼痛,畏寒肢冷,以下肢冷尤甚。常用药物有:淫羊藿、补骨脂、狗脊等,以补肾阳之不足。补骨脂辛温入肾脾经,有补肾助阳固精暖脾止泻的作用。其作用有二:一是温补肾阳之不足,壮命门之火;二是暖脾止泻,固精缩尿。淫羊藿主入肝肾经,能温肾壮阳,强筋骨。如《本经逢原》中记载:“一切冷风劳气,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强气力。”其作用主要为助补骨脂温肾壮阳以治腰痛。狗脊性苦甘温,专补肝肾。何首乌补益精血,《本草纲目》中记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髯发,为补益精血良药。”桑椹甘寒入肝肾经,滋阴补血,生津,助何首乌补益精血之力。枸杞子甘平入肝肾经,补肝肾之不足。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其作用有二:一是助何首乌补益精血,二是缓急止痛。甘草、蜂蜜缓急止痛。综上所述,该方三组药物相辅相成,以补骨脂温补肾阳,壮命门之火;以狗脊、淫羊藿助其力;以何首乌补益精血,滋补肝肾真阴;以桑椹、枸杞子助其力;白芍、甘草、蜂蜜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滋补肾阳、填精益髓之功。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痛、腰冷、尿频等,可伴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泻等。
活络化瘀蠲痛胶囊
    主治阳虚瘀血型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在病因上与风、痰、瘀、虚关系密切,在脏腑上与肝、肾关系密切,瘀血闭阻于头或肾阳亏虚,精血不能上充脑髓,清窍失养为根本病机。肾阳亏虚,阳气功能失司,气血逆乱,阳气精血不能上充脑髓,清窍失养则拘急而痛。病久化瘀,阳气亏虚运化气血无力,影响血液正常运行,血液停滞,或外伤跌仆,或久病入络,络行不畅是为瘀血。血瘀气滞停于颅脑,脉络失养可致头痛。
    方药:骨碎补105克,桂枝55克,白芍80克,葛根120克,白花蛇3克,羌活55克,穿山甲24克,制乳香24克,制没药24克,三棱24克,鸡血藤75克,巴戟天75克,甘草24克,当归50克,莪术24克,砂仁6克,丹参15克,生姜24克,川芎24克。
    方中主药分析:巴戟天甘辛温,入肝肾经,有补肾阳、强筋骨的作用,《本草备要》中记载:“强阴益精,治五劳七伤。”骨碎补性温味苦,归肝、肾经,能补肾强骨。两药共补肾阳之不足,以强督脉。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消肿止痛;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穿山甲,活血消瘀止痛;白花蛇搜剔筋骨间风湿;《玉楸药解》中记载:“通关透节,泄湿除风。”六味药材共奏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止痛之功。鸡血藤主入肝经,活血补血,舒筋活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其藤最活血……壮筋骨,已酸痛。”当归甘温活血补血,调经止痛,其作用有二:一是活血止痛,二是补精血之不足。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作用有二:一是助当归、鸡血藤补精血之不足;二是与甘草合用起缓急止痛的作用。桂枝、羌活、葛根共祛皮肤、肌肉之风,透邪外出并引诸药上行。葛根起阴气升津液,疏脉中风邪,撷肾精胃津而达上,舒筋解痉通经络,为项背拘急疼痛之要药。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丹参苦微寒,将而行血,善入血分,能通血化瘀滞,祛瘀生新。砂仁于大队补药之中佐以动药,醒脾理气防腻滞不通时常用,生姜辛温发散亦为动药,且能透邪外出。
    综上所述,本方五组药物相辅相成,以巴戟天、骨碎补温肾强督。现代研究发现骨碎补有一定的改善软骨细胞功能、推迟细胞退行病变的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穿山甲、白花蛇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止痛。川芎通行十二经脉引药至头,配鸡血藤、当归、白芍补血活血,舒筋止痛;桂枝、羌活、葛根透邪外出;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共奏温肾强督、通络祛风、养血益精之功效,用于治疗颈椎病所引起的头痛及神经痛。
案 例
    丁某,女,57岁。
    初诊:患者头痛头晕8年,左上肢痛5年,加重15天。
    现病史:8年前,患者起床时头晕、胸闷、心慌、眼发黑,无恶心、呕吐,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脑血流图检查,提示脑供血不足,口服晕痛定1片,头晕缓解。以后患者头晕间断性发作,且出现头顶、右颞部胀痛,行走头昏沉,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冠心病,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数日,症状明显缓解。5年前,患者左手提重物约50千克,出现左冈上、上臂外痛,右上肢抬举、后伸受限,患肢不能受压,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肩周炎,给予痛点封闭3次,休息2个月后症状消失。1年前,患者因劳累,出现左上臂外、前臂尺侧痛,左手尺侧三指背困麻,颈根部困痛,患侧卧加重,经颈椎X线片检查,被确诊为颈椎病,给予颈椎牵引、热敷、电磁疗1个疗程,症状减轻。患者半个月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颈部后仰,左侧屈重,外敷麝香虎骨膏数贴,无效,行CT扫描显示:C3~C4、C4~C5、C5~C6椎间盘突出,C6后纵韧带钙化并椎管狭窄。痛重时,眼发涩、睁眼无力,左上肢持物无力,握力差,颈部活动受限,患侧卧位、仰卧位左上肢屈曲位舒服,晨起活动轻,患肢下垂时痛重,咳嗽时无震痛,受凉加重,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患者无耳鸣,饮食尚可,二便正常,无午后低热、盗汗现象。
    既往史:平素体健,无手术、外伤、传染病史。
    查体:颈功能活动不对称受限,压顶试验(+),叩击试验(+),椎间挤压试验左右(+),上臂牵拉试验左(+),左前臂背侧、左手尺侧二指背感觉迟钝,C5~C6、C6~C7,椎旁压痛放射至前臂。颈椎X线片显示:C5椎间隙变窄,生理度变直,C4~C6椎间孔变小。颈椎CT显示:C3~C4、C4~C5椎间盘突出,C6后纵韧带钙化并椎管狭窄。
    治疗:虚者补之,补气养血,通络止痛,药物手法等并用。
    1.控制急性炎症,清除急性疼痛: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1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0.2克,静脉滴注,每天1次。
    2.手法治疗:C6~T4以掌根轻柔,待症状减轻时逐步增力,每天3次。
    3.中药系列理疗:透敷,背部、左冈上,每天1次;中医多功能治疗仪治疗,每天1次。
    4.药物辅助治疗:十全大补丸,口服,每天3次,每次8片;小活络丹,口服,每天3次,每次8片。
    辨证调护:注意防风避寒,在不加重症状范围内,加强颈肩部功能活动锻炼。
    二诊:患者经手法、理疗、药物等综合治疗,颈部及左上肢胀痛减轻,功能活动明显改善,左手持物较前有力,夜间疼痛减轻,按原方案治疗。
    三诊:患者经综合治疗,颈部及左上肢症状消失,功能活动及阳性体征恢复正常,达到临床痊愈。
     (作者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