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从标本辨证谈治未病思想
活血化瘀法治疗脾胃病的特点
如何用中医疗法预防肿瘤复发
创新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
1
11 1 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标本辨证谈治未病思想
 

□乔振纲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就开始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上医治未病”的观点。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十分重视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其体现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所涉及范围包括养生防病、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等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治未病可以被看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模式。笔者把治未病思想分成两个方面,分别是治未病学术思想和治未病哲学思想,以便从源头分析治未病思想对于中医标本辨证的影响。

治未病思想与标本辨证具有相同的哲学基础

   毋庸置疑,标本辨证理论与治未病思想的共同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再仔细分析下去,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标本辨证理论,还是治未病思想,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哲学特质——就是运动观。对于中医来说,是否把握住辨证的运动观与治疗的运动观,将直接决定着临床治疗效果。我们深知,在身体之内疾病是不断变化着的,这就决定医者必须以运动的思维来分析疾病,并灵活辨证施治。
    《道德经》云:“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中庸》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易经·系辞》云:“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这些精彩内容阐述出变化机转之理,透露出掌握先机的重要性。对照《易经》中的观点,不难看出,“易道”的主旨是运动。这对于医生的警示是:应在问题出现之前发现问题,在疾病发生之前发现疾病。
    治未病思想绝非僵硬的预防保健,它需要对事物不断观察、分析,并做出正确判断,以便随时为治疗用药提供切入点。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易经》对自己的影响,然而我们仍能通过《黄帝内经》中关于六经的论述,以及后世医家对于易与医在哲学方面的理解,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譬如“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一词,既出现在《伤寒论》中,又出现在《易经》中,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可能被许多医家所忽视。然而,它却说明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运动规律。

标本辨证是治未病预防思想的体现

   治未病思想是基于对大健康考虑,并非完全着眼于治疗疾病。目前,随着人们对于这一思想的理解和拓展,在更广阔的领域融入治未病思想。元代医家朱丹溪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这就明确地提出了预防与养生的重要性。
    一是体质之辨证,根本在标本。治未病思想的核心是必须弄清楚体质,在此基础上才能推行其预防思想。近几年,中医体质学说的兴起,正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熟悉患者的体质,可以明晰身体患病之后的传变规律。《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这本书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等类型。这些体质的存在和发展对身体有何近期影响,又有何远期预估,医者应该如何应对,都是在辨证中必须明白的。
    标本对于身体而言,体质为本,疾病为标;旧病为本,新疾为标。笔者认为,对于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其实质就是调理体质;对于患病人群的治疗,关键要把握住症状。而无论是体质调理还是症状治疗,都离不开标本辨证。严格来说,完全阴阳平衡的身体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会因为基因、地域、性别、年龄等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的体质偏差。这些体质偏差为我们运用标本辨证提供了契机。然而,如果考虑到人体脏腑功能,并以阴阳五行学说来辨析,上述单一体质的归类,在实际诊断辨证上仍然显得不足。因为身体之内,脏腑功能之间的协调性并不一致,有人肝热胃寒,有人胃强脾弱,有人气虚血瘀,不一而足。笔者认为,如果从中医调理的角度来分析,就有必要在上述几种体质之外,再结合脏腑辨证,并最终厘清体质与脏腑之间的标本关系,然后确定调理方法。
    对于“未病养生”者来说,体质偏差已经客观存在,治未病又如何着手呢?笔者认为,此时,采取治未病措施的前提,是应保持体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是立足于本证,消除标证,补不过量,泻不过分。总之,盲目进补或者攻下都是错误的。

标本辨证的实质是治未病治疗思想的体现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观点,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用针刺预防中风的具体方法:“惟风宜防尔,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这些都是既病防变法则的典范。
    对于治未病思想中的“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来说,临床辨证的要点:一是弄明白早治意义所在,以及该如何早治。二是面对复杂病证,只有从协调平衡入手,采用标本辨证的原则,才能达到防止传变的目的。
    笔者认为,标本辨证作为一种独立的辨证体系,具有类似于定理、公式化的模板作用,即对于临床思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黄帝内经》记载:“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这说明在治疗用药之前,应明白疾病的标本主次,在疾病变化过程中,标本主次也会随机变化的,所以医生的治疗方法也要跟着变化。基于标与本在一定阶段的互相转化,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只有紧紧抓住标与本的区别,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这样,标本辨证与治未病思想发生了“交集”。
    相比于治未病思想的欲病施治,标本辨证更为具体,直接指导临床诊断和用药。相比于治未病思想的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标本辨证理论的着眼点更契合临床治疗实际。相比于治未病思想的欲病施治,标本辨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抓住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相比于治未病思想的已病防变理念,标本辨证可让我们在治疗中明确区分疾病中的主次矛盾,并能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标本辨证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运用

   由于标本辨证所涵盖内容的逻辑性及所具有的哲学内涵,我们会发现与治未病思想有着共同的根基——运动观。相较于治未病思想的提纲挈领,标本辨证则显得更加细致入微。接着,我们会发现,治未病思想的预防思想及治疗思想都可以用标本辨证进行诠释。这正是笔者撰写此文的缘故。
    我们认为,标本辨证统领中医治法选择之根本。单一病证的治法可能简单,复杂病证的治疗就显得复杂;同一种病证,可能因为标本观念不同,在治法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辨证与治疗之间具有严格的标本从属关系,辨证为本,治疗为标,治疗始终从属于辨证。如果说治未病思想凸显了中医整体观思想,那么标本辨证正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化运用。
    标本之辨证,贵在熟悉先病,把握后病,不能顾此失彼,丢失整体观念。医家治病,审时度势,求疾病急慢之本,目的并不在疾病之大小轻重,而是要着眼于何种疾病占据了主导地位,更能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那么,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就一目了然。
    纵然“有其内必有其外”,但许多疾病的发展初期并不给中医以明确辨证的机会。没有症状,也就没有疾病,这是传统中医的逻辑。拘泥于症状的诊断方法有时是危害很大的,我们的治疗要赶上疾病的发展势头才行。因为疾病的初期,人体的整个阴阳偏差尚处于身体自身能够调控的范围,但到疾病“极期”,疾病已经控制了整个人体的阴阳状态,人体就呈现出适应疾病存在的状态。于是,人体素往的阴盛阳虚体质会变成阴虚阳盛体质,阳盛阴虚体质也会变成阴盛阳虚体质。疾病变化多端,所呈现的各种症状,哪些是本证?哪些是变证?变证是如何出现的?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反映了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意义。为此,清晰的标本观是正确辨证及辨病的前提,只要能够准确把握病势,适时调整诊疗方案,灵活用药,就能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文图由艾金保、郭海涛整理、提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