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从标本辨证谈治未病思想
活血化瘀法治疗脾胃病的特点
如何用中医疗法预防肿瘤复发
创新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
1
11 1 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创新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
 

□李瑞红

   护佑群众安康,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人责无旁贷。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将中医药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笔者认为,中医药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今后,中医人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专业人才 增强服务意识
    传承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医药学,就要深入挖掘中医药精髓,筛选中医药经典理论,充分挖掘有独特疗效的经方和时方;将培养人才摆在举足轻重的位置;总结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形成系统的诊疗方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从而把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好、发展好。
    创新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创新中医药技艺方法,提升中医药服务与品质,提高中医药质量与疗效,建立完善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应用体系,让群众看中医更方便、用中药更放心。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医药产业迫切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所以应将专业人才的培养放在战略地位,相关管理部门应营造培养人才的环境和提供政策支持。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高端人才。定位战略目标,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统筹中药资源,建立内外对接的培养途径,培养能够胜任中药材的育种、种植、贮藏、加工、营销、研发及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中医药骨干人才、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等。
    应用数字技术,彰显服务理念。高级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将中医药应用、疗效、防治方案、防控疫情信息等,适时翻译成英文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推广到全球防控疫情服务平台;通过中医专家线上诊疗,向海外华侨华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使中医药防治深孚众望。
传承中医经典 打造中药精品
    河南是中药材大省,著名的道地药材有四大怀药,即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其他的道地药材有辛夷、天花粉、柴胡、瓜蒌、白芷、金银花、桔梗、连翘、红花、山茱萸、茯苓等;省内中药材的数量、产量和质量大多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约500万亩(1亩=666.67平方米),中医药企业产值逾200亿元。
    突出道地药材,优化布局,融合发展。中药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临床疗效,中医要传承创新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中药材质量、大力推动中药创新发展。笔者认为,推动中药材行业高质量发展,只有注重品牌建设、扩大应用业态、提高中药材综合利用等,才能走出中药材发展的特色之路。
    结合河南实际,笔者认为,大力扶持中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坚持道地药材的高标准传承是关键。做到高标准传承的关键在于做好几个加强:即加强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培植、采集、加工人才的培养;加强中药材加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强中药材生产的机械化;加强生态种植等高品质中药的生产;加强仓储、运输、应用的联动;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与引导。
    长期以来,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民间素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不经营”的说法。同时,不同地方出产的药材,质量会有差异。当前,中医药事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药材产业日益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但中药材大面积人工种植,道地药材向非道地药材转移等问题对药材质量产生了影响。对此,相关部门应为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把脉,破困局、开新局,确保中医药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加强信息服务,搭建产业平台。建设中医药产业的信息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建设全国道地药材信息网络,融合全面、准确、快捷的中药材生产信息,预测需求趋势,推进产需联动畅通循环。
创新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舞台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具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人应在传统中医药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拓展中医药产业新功能、新产品,持续引发中医药的创新生命力。同时,整体推进河南省中医药产业高水平发展,逐步实现“国药在豫、国药贮豫、国有豫药、豫药世用”的繁荣景象。
    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临床价值为导向,鼓励中药的创新研制。通过强调传承与创新兼重,为中医药产业提供多元化路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卫生机构制剂等中药新药审评技术要求,加快中药新药审批”。依据《意见》要求,为了促进河南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步伐,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优化中药技术评审办法,完善中成药临床评价体系。根据中医药特色、适用范围、治疗效果、疾病轻重预后等情况,合理制定以中医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评价监管规范。一是走进基层、贴近一线、着眼未来,提升监管能力;二是加大公开透明力度,加强监管合作;三是只有科学引导,完善规范,逐步加大产业跟进力度,确保群众健康,落实科技创新措施,才能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产业;四是根据国情、省情全面统筹,适时建立中药创新技术审评中心。
    第二,用医保拓宽中医药产业“赛道”。对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卫生机构中药制剂等符合条件的适时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将中医药特色优势医疗服务项目加入医保。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广大患者的就医负担,从而实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助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研究
    近年来,我国陆续建立的“国际中医药远程服务平台”“国际中医药商场健康平台”“中医药国际专业服务平台”等,并投入运行,突破了原来传统医疗交易服务的关口限制,受到援助国家人民,特别是华侨华人的欢迎,这就扩大了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市场规模。
    新世纪、新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政府将扶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列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通过采取多种新举措,加速推进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中医药在全球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已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传统文化交流的有效载体,成为我国建设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医人,一方面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辉煌灿烂中医药文化而自豪;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情况,以更广阔的视野推进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共同促进中医药产业行稳致远,登上世界舞台。
    备注: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研究》(2022JC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