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高血压病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
|
□郭山岭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和肥胖人群,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当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正常范围,都可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病可导致全身各个系统损伤。因此,患者一旦发现自己血压升高,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冬春交替时节温度较低,人体的交感神经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后会变得更加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和血管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除此之外,大多数人喜欢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再加上运动量相比夏天大幅减少,长此以往会使血压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血压上升或波动幅度增大。 那么,高血压病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什么,才能控制好血压呢? 1.合理饮食。首先,要平衡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高血压病患者要多吃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等,还要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其次,要低钠、低盐饮食。钠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病的风险。因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减少盐的摄入量,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但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饮食不能低钠、低盐。最后,改变烹饪方式。建议烹饪时使用限盐勺对盐分的摄入量进行判断,学习量化的方法,多采用蒸、煮、炖的烹饪方法。 2.加强运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和肥胖都会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病的风险。超重和肥胖人群减重5%~10%可降低患高血压病的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注意控制体重,肥胖者应坚持锻炼,可采取有氧运动、伸展运动等,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慢跑、骑自行车、快步走等,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要因人而异,不可过量运动。减重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3.戒烟戒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引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和吸二手烟,以及过量饮酒都会显著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戒烟虽然不能降低血压,但是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限制饮酒也能使血压降低。因此,建议高血压病患者不要饮酒。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即使在日常生活习惯上已注意控制血压,也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不能擅自停药、减药。 高血压病并不可怕,只要日常生活上多注意,并且接受规范的治疗,我们一定能够将高血压病“扼杀在摇篮里”。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