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能力提升有重点 持续发展有目标——来自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的报告 |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武 剑 文/图
上下同心,向春而行。“新的一年,我们将以争先进位的志气和攻坚克难的勇气,以持续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动力,不断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医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健康新安建设赋能助力!”这是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誓言。 “服务能力提升是医疗卫生单位永恒的话题,必须抓住重点、务实重效,让群众看得到、感受到、受益到!”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县人民医院)院长兼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柳杨说。去年,县第二人民医院以着力提高医疗质量为重点,通过强化医院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扎实推动医院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其中,门诊量84495人次,急诊收治1080人次,住院10727人次,药占比同比下降9.97%,实施手术1719例,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8项,三级和四级手术量达619例。在全力保障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该院中药房共煎制新冠肺炎预防汤剂21350袋,治疗汤剂1800袋,免费供医院职工和住院患者服用;积极储备解热镇痛药品和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药品,大力开展送药进社区、送药上门活动,免费为社区居民发放解热镇痛药3000余片、预防及治疗汤剂1000余袋,受到患者及群众的好评。 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王云说,作为全县医共体四大诊疗中心所在医院,2022年,精神卫生中心收治入院患者526人次,门诊接诊15661人次,开展心理测评、筛查2085人次,建立青少年咨询档案60余份,开展义诊及科普宣教活动12次,受益者达1190余人。血液净化中心成为中原西部血液净化专科联盟成员,完成血液透析13557人次,血液灌流580人次,床旁透析120人次;新开展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开设长时透析(6小时~8小时)专区和特殊患者透析专区,可满足全县血液透析患者的需求。眼健康管理中心门诊3062人次,手术186人次,为县域内45181名在校学生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完成县域内69所中小学学生的视力筛查工作。手足伤病治疗中心应用VSD负压吸引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或感染,效果显著;2022年收治住院患者772人,开展手术756台;开展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6次,受益群众达700余人。 优质护理服务“更主动、更有温度”。在采用视频、宣传画等形式开展病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将院内服务及延伸服务结合起来,在院内开设手术室文化走廊,中医科带领患者做康复治疗操,做到“微笑服务”,并配置针线盒、雨伞、一次性坐便垫和方便患者就诊的资料袋等,不断创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院外开展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护士到家”等系列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等科室护理人员上门为患者换药、静脉输液、更换鼻饲管、为新生儿测黄疸等,共计130次,在保障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使医院良好的服务形象深入人心。 医共体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在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推动优质专家资源下沉基层方面,2022年,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派专家到兄弟单位五头镇中心卫生院坐诊190余人次,开展教学查房170余次、手术指导30余例、培训授课80余次;选派6名专家分别到5家卫生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帮扶工作,选派10名专家分别到3家卫生院持续进行对口帮扶;引进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专家5人,来到医院进行常态化坐诊和带教等,形成了省、市、县、乡专家下沉、四级联动的良好局面。 在认真做好“十大举措”民生实事工作的同时,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不断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评审验收,实现了互联网医院的规范化管理。2022年,远程会诊中心医务人员会诊病例8728例,医院信息化管理能力大大提升。 “今年,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重点做好新院区建设项目、人才引进、学科发展、‘二甲’创建等各项工作,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王云说。目前,该院在洛新产业园的新院区建设项目已获批。该项目总投资4.6亿元,占地面积43333.6平方米,设置床位400张;主要建设门急诊医技楼、病房楼、传染病楼、综合楼、地下车库等附属设施;切实改善、磁涧镇、五头镇、仓头镇、南李村镇等地群众的就医条件,使其真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