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五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六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医技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解读“性激素六项”检查报告
核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
什么是儿童CT检查
心电图检查那些事
带你了解微生物检验
血液采集检验的常见误区
糖耐量检测方法
1
11 1 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带你了解微生物检验
 


□陈向阳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是通过相关手段对人体的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以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等进行培养和鉴定,检测人体内是否缺乏某种微生物,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感染性疾病,还能帮助其判断肿瘤发病概率。
    微生物检测有培养法、凝集法、镜检法。培养法的操作比较简单,主要是将采集标本放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镜检法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是否有异常变化;凝集法效率高、操作简单,能够检验出血清中是否含有某种抗原或抗体,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微生物检验流程
    标本采集 根据患者症状,正确采集相关标本,并及时进行接种或运送培养基,在运送过程中根据要求保持氧气、温度等,避免标本干燥。
    镜检 检验人员通过显微镜对标本直接观察,可以对相关致病菌的数目、形态等进行辨别,对标本进行初步判断;有些时候还需要先对标本进行染色,可以鉴别致病菌的来源、性质,可以排除污染的因素,从而提高标本致病菌检出率。
    分离培养 收集的标本中会存在多种细菌,如果镜检发现相关细菌就需要对标本进行分离纯化,并接种至适宜的培养基上,比如营养琼脂培养基、血平板培养基、显色培养基等,并将温度、空气等条件调整至适宜细菌生长,从而获得纯化后细菌,方便进一步鉴定。
    细菌鉴定 检验人员对分离得到的标本经过细菌形态、菌落特点、酶类检测、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方式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鉴定,从而确定致病原因。
    药敏试验 检验人员对分离的致病菌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其治疗作用进行预测,从而了解相关细菌的耐药性,以此帮助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某特定的感染疾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药物,从而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采集方式 在标本采集过程中要严格注意采集方式,根据检测需要及微生物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采集,整个过程要保持绝对无菌原则,防止标本污染。
    采集时间 标本检验结果受采集时间影响,因此要对采集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标本的采集时间通常是在用药前和用药后这两个阶段。但对于特殊病症来说,需要在疾病典型期和急性期的两个时间段进行标本采集,且要根据患者不同状况采集不同的标本。
    标本送检监控 标本采集后需要及时送检,如果送检路程过远,则需要对标本进行严密防护,防止在运送过程中发生污染。此外,在转运的过程中可采用冷藏、真空等方式进行运送,在交接样本时也要对样本进行检查。
    实验室环境 标本受到污染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实验室务必做好防潮、消毒工作,保证实验室达到无菌标准,且按时对消毒设施进行检查。对于超过年限或存在故障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实验室内的玻璃器皿要按时进行抽检,所有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均要清洗,而后进行高温烘干处理。
    检验人员操作 检验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检验工作,减少失误和失败发生率,并要详细记录所有检验结果。
    (作者供职于郑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