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五版:合理用药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特别报道
 
第五版:合理用药
 上一版    下一版  
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科学用药
应用抗生素治疗智齿冠周炎
药品开封后还能储存多久
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物
喝茶能吃药吗
治疗风湿病药物怎样选择
有关西药那些事
1
11 1 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物
 


□李海玉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源于胰岛素β细胞损伤造成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异常升高;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引起多器官功能性障碍及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通过药物干预,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要掌握降糖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如果用药不合理会发生低血糖、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那么,口服降糖药物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及作用
    口服降糖药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双胍类:以二甲双胍为代表,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抑制肝糖原异常升高,降低肝糖异常升高,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储存。为了减少胃肠道反应,该药普通制剂可于进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肠溶制剂的胃肠道反应较轻,可于餐前服用。肠溶制剂及缓释制剂应整片吞服,不得嚼碎或掰开服用。减少剂量、坚持服药可使胃肠道症状减轻或消失;若出现呕吐或腹泻明显时,则需要马上停止服药。
    胰岛素促泌剂:以格列奈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为代表,其降糖机制均是通过对胰岛β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以增加胰岛素分泌量,此类药物起效较快但作用时间较短,其特点是能模拟人体胰岛素生理性分泌,适用于有潜在胰岛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患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为代表,主要参与竞争肠道内抑制葡萄糖苷酶,降低蔗糖与多糖分解,减少外源性葡萄糖吸收,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效果较好,适用于主食为碳水化合物或餐后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
    噻唑烷二酮类:以吡格列酮、罗格列酮为代表,可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相关代谢紊乱。用药前建议检查肝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查。
用药时间与剂量
    格列奈类药物及磺脲类药物均在餐前15分钟~30分钟服用,疗效最好。由于药物作用时间有限,避免进食时间过长,否则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引起低血糖,不进食不能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空腹或进食中均可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餐前服用,缓释剂要整片吞服(不能嚼碎或掰开服用)。所有口服降糖药物,若无特殊说明均以最低剂量服用,或根据血糖检测结果适时调整剂量。
用药原则
    降糖药物服用过量会引起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还会引起心、肝、肾功能损伤,要严格根据血糖检测判断是否用药,若单一用药控制效果欠佳可选择联合用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要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类型,同作用药物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风险。服药期间,患者若有不适感或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毛细血管血糖:空腹4.4~7.0毫摩尔/升,非空腹<10.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A1c<7.0%,血压<130/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总胆固醇<4.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1.0毫摩尔/升;女性>1.3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6毫摩尔/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8毫摩尔/升;体重指数<24.0公斤/平方米。
     (作者供职于南阳市西峡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