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五版:合理用药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特别报道
 
第七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防治支原体肺炎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及处置
浅谈软骨肉瘤
如何科学防治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是怎么回事
流感来了怎么办
1
11 1 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浅谈软骨肉瘤
 

□李超

   软骨肉瘤是一种恶性结缔组织肿瘤,其细胞具有向软骨分化倾向,形成软骨基质的特点。软骨肉瘤占原发骨肿瘤的10%~25%,是第三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
    按肿瘤的病变程度分为原发性软骨肉瘤和继发性软骨肉瘤;按组织细胞学特点可分为去分化软骨肉瘤、间叶型软骨肉瘤、透明细胞型软骨肉瘤等。

临床表现

   原发性软骨肉瘤多见于30岁~60岁的成年及老年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约为2比1。软骨肉瘤好发生于骨盆、肱骨近端及股骨近端,其次是下颌骨、肋骨、肩胛骨等。
    症状及体征:单独或同时出现局部肿胀及疼痛,伴或不伴软组织肿块,夜间痛;发生于骨盆的软骨肉瘤可累及膀胱累及结肠;发生于脊柱的软骨肉瘤可出现神经刺激症状及截瘫。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表现:可见骨破坏、钙化形成、骨皮质增厚及扇形溶骨病灶等。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病灶内可见特征性“环形或者弧形”钙化,恶性越高,弧形钙化形态越不清楚,但可见钙化。
    MRI(核磁共振成像)表现:有助于评估髓内病变范围、特征以及软组织情况,核磁共振T1W1呈低至中等信号,核磁共振T2W1呈高信号(透明软骨),低信号(矿化物质)。

治疗

   普通型软骨肉瘤对放化疗不敏感,主要考虑手术治疗。晚期普通型软骨肉瘤一线治疗: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单用异环磷酰胺、西罗莫司联合环磷酰胺。
    对于去分化软骨肉瘤,建议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化疗方案同骨肉瘤的化疗方案。晚期去分化软骨肉瘤的一线治疗:同骨肉瘤的化疗方案、大剂量异环磷酰胺联合依托泊苷。
    间叶型软骨肉瘤的治疗,建议新辅助和辅助化疗,方案同尤文肉瘤的化疗方案。晚期间叶型软骨肉瘤的一线治疗同尤文肉瘤的化疗方案。

晚期软骨肉瘤的靶向治疗

   近几年,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靶向药物在晚期软骨肉瘤的临床试验也越来越多,为晚期软骨肉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据国外有关学者报道,艾伏尼布〔一种突变IDH1(针对异柠檬酸脱氢酶-1)的选择性抑制剂〕在治疗晚期软骨肉瘤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21名突变IDH1晚期软骨肉瘤患者接受了艾伏尼布(100毫克每日两次~1200毫克每日一次)治疗;11名(65%)患者SD(病情稳定),6名(35%)患者PD(病情进展),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6个月。12名患者出现3级不良事件,但只有1名低磷血症事件被研究者归类为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基于这项研究,对于IDH1突变型软骨肉瘤患者,艾伏尼布是一种治疗选择。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评估。
    国外有关学者报道了瑞戈非尼在晚期软骨肉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该研究中,接受瑞戈非尼治疗的24名患者中,有13名(54%)在12周时无进展,而16名安慰剂患者中有5名(31%)在12周时无进展。安慰剂组和瑞戈非尼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个月和20个月。12周时的反应是2例(8%)患者PR(部分缓解),11例(46%)患者为SD,10例(42%)患者为PD。在研究患者中,观察到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3级,包括高血压(12%)、腹泻(8%)和血小板减少(8%)。
    开展帕唑帕尼对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软骨肉瘤患者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的Ⅱ期研究中,47名软骨肉瘤患者接受了帕唑帕尼治疗(每天800毫克)。16周疾病控制率为43%,在16周时,42名可评估患者中,没有患者出现CR(获得缓解),1名患者(2%)出现PR,30名患者(64%)出现SD,11名(26%)患者出现PD。平均OS(总生存期)和PFS期分别为18个月和8个月。在此研究中观察到 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2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9%)、中性粒细胞减少(4%)和肺栓塞(4%)。
    国外有关学者也曾报道尼罗替尼联合阿霉素在软骨肉瘤的I期研究中,发现对软骨肉瘤也有一定疗效。尽管软骨肉瘤通常会产生化学抗性,但临床研究表明,某些靶向药物对软骨肉瘤有积极的药物活性,某些分子靶向药物可能比传统的软骨肉瘤抗肿瘤药物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活性,需要对新型靶向药物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评估治疗软骨肉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