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
本报讯 (记者刘 岩 通讯员李东强)“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就发生在三门峡。大家身后不远处的那尊铜像就是扁鹊的……”4月8日,一位医务人员告诉身边的孩子们。 仲春时节,三门峡黄河公园春意盎然、花木争艳。4月8日,80多名三门峡日报小记者走进园内的中医骨健康主题公园,开展中医药文化游园活动。 “大家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大家熟悉的牡丹。从牡丹根部剥下根皮,晒干就是牡丹皮,气味芳香,味道微苦而且涩。”三门峡武强中医院主管药师王硕向身边的小记者们认真解说,“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这些小袋子里装的就是牡丹皮,大家可以相互传递看一看,闻一闻……” 沿着健康步道,大家识别中草药,聆听中医药故事(如下图),学习诊脉常识,对照针灸铜人找穴位,参观中医楹联文化长廊,练习太极拳、八段锦、颈肩保健操等。 在此期间,医务人员还不时穿插互动问答、学习巩固、现场采访、成果展示等环节,让孩子们乐在其中,中医药的“种子”也悄然播下。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天的中医药文化游园活动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实践内容,还对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承中医药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乡市凤泉区卫生健康委
本报讯 (记者常俊伟 通讯员胡淑娟)3月31日,新乡市凤泉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大块镇卫生院在新乡市第三十八中学开展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 在活动现场,凤泉区大块镇卫生院内科医师秦安允利用多媒体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医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列举相关药物在疫情防控救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医、感受中医、学习中医、认同中医”,激发同学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秦安允还教同学们认识一些儿童常见病,告诉同学们有些常见病也可以通过针灸、刮痧、艾灸等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让同学们对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及治疗效果有了基本了解,体验了中医药传统技术的神奇功效。 下一步,新乡市凤泉区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积极向青少年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增进青少年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商丘市中医院
本报讯 (记者赵忠民 通讯员贾红霞)4月6日下午,商丘市中医院“中医科普走基层”大型巡诊送健康(第三站)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商丘市第一中学,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常见疾病防治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并进行义诊,送上了一份“健康大餐”。 在活动现场,商丘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徐守臣围绕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展了健康讲座。他通过生动的事例、风趣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注意事项等健康科普知识,以及针灸治疗这类疾病的优势和针灸诊疗范围,赢得了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商丘市中医院医务人员还为广大教职工现场义诊。针灸科、妇产科、女子肛肠科、体检中心等科室的专家现场为教职工开展了针灸治疗,并解疑释惑,让教职工不出校门就体验了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药特色技术。 “平时大家都忙着教学工作,很容易忽视自身健康问题。专家现场为我们讲解健康知识,解答各种问题,这种形式特别好。”一位老师接受针灸治疗后激动地说。
南召县卫生健康委
本报讯 (记者乔晓娜 通讯员贾恒 马德清)4月6日上午,南召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第二阶段活动开启。此次活动由南召县卫生健康委联合县教体局、县中医院和县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组织思源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走进县中医院。 此次活动以秉承张仲景医学精神“崇尚中医、悬壶济世”为主题。学生们一走进南召县中医院门诊大厅,就被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吸引了。大厅右侧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左侧是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后侧是我国历朝历代的医学大家。 在医院大厅里,讲解员生动地介绍了张仲景一生勤求古训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情。 在中药房,中药师选取几味药食同源的中药,讲解其性味及功效(如下图),并介绍古代和现代药物称量的不同方式及煎药方法。 在二楼康复科门诊及三楼治未病中心,该中心主任李刚带领学生们观摩学习,边操作边为同学们讲解针灸、拔罐、牵引等器具的用法及操作技巧。 南召县将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帮助青少年提升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中医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推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