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带你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 |
|
□宋艳燕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会遇到紧急且危及生命的情况,比如气管异物等。发生气管异物后,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几分钟内即可导致患者窒息。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科学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针对呼吸道异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法。目前,海姆立克急救法在急诊急救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常规的急救方式,比如通过拍背或用手指进行口腔异物排除,不仅会导致异物深度加深,还会造成患者呼吸道创伤。因此,海姆立克急救法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急救中。 急救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进行急救。膈肌下软组织受到突然的冲击,会产生向上的压力,这种压力使两肺部之间处于压迫状态,使肺部残留的空气形成气流,这种气流具有冲击性,通过长驱直入气管的气流,能够将堵住气管以及咽喉部位的异物及时去除,使患者能够顺畅呼吸,避免患者发生窒息情况。 适应证 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适用于咽喉中存在异物的患者,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说话,更不能呼吸和咳嗽。患者通常会利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自己的喉咙,当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立即为患者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操作。 那么,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道异物堵塞情况呢?大家可以通过主动口头询问患者,比如“您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吗?”如果被询问者点头示意,这种情况需要立即为患者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此外,观察患者的状态,如果患者处于无法说话、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失去知觉等情况,需要立即对患者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实施方法 成人(站立) 首先,施救人员需要站在患者身后,将前脚放置在患者双脚中间,将拇指指侧与食指指侧对准患者腹部剑突与肚脐之间的位置,即患者肚脐上两横指处。其次,施救人员的左手轻推患者背部,使患者处于前倾状态,让患者头部略低,确保嘴部张开。再次,施救人员用另一只手握紧拳头,迅速对患者腹部进行有节律地冲击,以此形成气流,及时将异物排出。 成人(卧位) 针对意识不清无法站立的患者,施救人员可以辅助患者保持仰卧位,为患者实施呼吸道开放操作。首先,施救人员需要跨于患者的大腿外侧,利用手掌对患者肚脐及剑突之间的部位进行按压,另一只手掌覆盖在按压手掌之上进行快速强烈地冲击,直至呼吸道异物排出。其次,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心跳情况。如果患者呼吸暂停,需要立即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治疗,确保患者急救的成功性。 孕妇 针对即将临盆或体形肥胖的孕妇,在进行海姆立克急救过程中,通常无法利用腹部环抱挤压的方式,可以通过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内进行胸部按压。 自己 如果自身出现了呼吸道异物堵塞情况,且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可以一手握拳,另一手掌握在拳头上,双手急速向内上方冲击自己的腹部,并且保持节律感。要确保自身能够稍稍弯腰,最好的情况是将身体靠在固定的物体上,比如扶手、背椅、桌子边缘等,这样能够迅速实现腹部冲击,以此保证呼吸道异物排出。 儿童 儿童出现呼吸道异物堵塞情况时,首先,需要观察儿童的年龄,如果儿童年龄在1岁~8岁,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实施过程中和成人的操作相同。 婴儿 年龄小于1岁的婴儿存在呼吸道异物是不能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容易对婴儿腹腔内的器官造成损伤。这种情况可以将海姆立克急救法转变为拍背压胸法。首先,施救人员一手放置在婴儿颈背部,另一只手放置在婴儿颈胸部,让婴儿保持趴卧状态,倚靠在施救者的大腿上,头部向下前倾。其次,用手掌拍婴儿两肩胛骨位置,次数控制在5次。再次,将婴儿翻转过来,重复拍击婴儿胸部,以促进异物的排出。 在婴儿呼吸道异物急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将婴儿的双脚抓起倒吊拍打其背部,这种方法不仅无法将气管异物排出,还会导致婴儿出现颈椎及其他组织的损伤。 通过上述相关知识的讲解及指导,相信大家已经能够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方法的原理以及针对不同人群的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突发的急性呼吸道异物情况,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给予施救或者自救。 (作者供职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