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吗 |
|
□周凤莉 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着很多饮食方面认识误区,有些糖尿病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不敢吃肉了,有些糖尿病患者不敢吃水果,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不敢吃主食。那么,糖尿病患者要少吃吗?少吃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带来哪些影响呢? 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一样,每天身体内都需要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水等各种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每日营养素摄入量标准,人们每天的饮食都应该摄取充足的营养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也包括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无糖食品可以放心食用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觉得无糖食物就是没有糖分的,可以放心吃,该说法是不对的。我们国家所颁发预包装食品通则中,明确地指出无糖食品指的是,每100克食品或者是100毫升食品中所含的糖不超过0.5克。 无糖食品中虽然不含有蔗糖、葡萄糖等,但是无糖食品往往都是有一定的能量的,它除了不含糖之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糖尿病患者可以把无糖食品作为加餐来食用,也可以在正餐中留出一部分碳水化合物的量,用一些无糖食品来代替。要注意的是,无糖食品所提供的热量一定要算到全天的总热量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饮食,控制好血糖。 什么是血糖指数低的食物 食物的升糖能力是食物的基本属性。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摄入之后,它在体内的吸收比较缓慢,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葡萄糖是缓慢地释放出来的,它所引起的餐后血糖的峰值也相对比较低。血糖指数高的食物,摄入后它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快,葡萄糖释放得比较快,它所引起的餐后血糖的峰值也比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选择低GI(升糖指数)的食物。 为什么低GI食品摄入后,它引起的血糖值比较低呢?主要是跟食物淀粉性质有很大关系。粮食中,淀粉包括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支链淀粉就是口感糯糯的食物,如糯玉米、糯米、糯小米等一些黏性较高的食物。支链淀粉食物作为主食摄入之后,由于血糖指数含量比较高,引起的餐后血糖就会比较高。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一些食物,如普通大米、全麦、藜麦、黑麦等,糯性较差的粮食,它的直链淀粉含量比较高,它引起的餐后血糖就相对来说低一些。 抗性淀粉的第一种形式。食物在加工过程中,或者在成熟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淀粉,叫抗性淀粉。此类淀粉存在于碾磨不是很精细的粮食中,如玉米渣、糙米、燕麦等。在食物研碎的过程中,研的颗粒比较粗,它的抗性淀粉含量就比较高。人们摄入之后,所引起的餐后血糖升高指数也就比较低。 抗性淀粉的第二种形式。食物在加工烹饪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发生了一个淀粉糊化作用。如果把粥煮熟后不马上喝,把它晾凉后放冰箱里,经过冷藏之后,会看到粥变得没那么稠了,这个过程就是发生了淀粉回升。同样的道理,煮熟的米饭没有马上吃,而是把它放到冰箱里冷藏过夜,人们也会发现大米不像原来那么好消化了。这个过程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增高,其血糖升高指数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的。 抗性淀粉的第三种形式。一些水果在成熟过程中,它的抗性淀粉的含量逐渐减少。如香蕉的血糖升高指数,不同的书上介绍不同,一般指数在50到80区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除了跟香蕉的品种不一样之外,也跟测量时候香蕉的成熟度有关系,香蕉在成熟过程中,它所含的一些大分子的碳水化合物,逐渐变成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这个过程中抗性淀粉的含量越来越少,小分子的糖越来越多,所以,它的血糖升高指数也越来越高。 最后一种形式,叫作化学修饰后的抗性淀粉,这样一个经过改良之后的淀粉,它的升血糖能力也是下降的,所以抗性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总之,低GI食物可有效减少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BMI(身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GI饮食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作者供职于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