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老年健康
 
第十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选择骨科医学影像检查
超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吗
低血糖,无症状时更危险
心绞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
11 1 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低血糖,无症状时更危险
 


□钟荣慧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我们身体正常运作的燃料,它为大脑、肌肉和各种器官提供所需的能量。然而,当血糖水平下降到危险的程度时,我们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健康问题。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低血糖时,会出现出汗、头晕、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被视为身体的“警告信号”,提醒我们要迅速采取行动,以提高血糖水平。但在某些情况下,低血糖非常具有欺骗性,因为它可能已发生却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甚至没有丝毫不适感。
常见症状
    头晕和眩晕 低血糖时,大脑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供能,这导致头脑昏昏沉沉、头晕眼花。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倒的危险。
    出汗 低血糖常导致多汗,尤其是环境温度不高时,出汗量明显增加,这是身体自身的应激反应。
    心悸和心跳加快 低血糖会导致心跳加速,患者可能感到心悸或胸闷。这是机体的应激反应,以提供更多氧气和糖分。
    恶心和呕吐 低血糖也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患者可能感到恶心并出现呕吐症状。这是身体对低血糖的一种应激反应。
    饥饿感增加 低血糖时,大脑会发出信号,让患者感到非常饥饿,希望通过进食来提高血糖水平。
    焦虑和烦躁 低血糖可能会引发情绪不稳定,患者可能感到焦虑、烦躁或易怒。
    视力模糊 低血糖可能导致视力模糊或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会影响日常活动和驾驶安全。
    无症状低血糖是一种令人担忧的情况,因为它在发生时并没有明显的身体症状,这使得它更容易被忽视。
    长期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血糖水平。然而,有时他们可能会在无感觉的情况下经历低血糖。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对低血糖产生了不适当的反应,导致没有明显的警告症状。
    长时间未进食 当人们长时间内没有进食,血糖水平可能会下降。
    运动后 剧烈运动后,身体会继续消耗葡萄糖,导致血糖下降,但在运动结束后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酒精消耗 酒精干扰肝脏的葡萄糖生成,导致低血糖,但与喝醉不同,这种情况可能没有典型的醉酒表现。
    药物或胰岛素使用 某些药物,特别是胰岛素和某些口服降糖药物,可能会导致低血糖,而患者未出现症状。
潜在危险
    无症状低血糖发生时,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带来一系列的潜在危险。
    认知功能受损 脑部对于葡萄糖的需求很高,因为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源。当血糖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认知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下降、决策能力降低。
    行为和判断力改变 低血糖可能导致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力出现异常,这可能会导致事故或不安全的行为,如驾驶汽车时的反应能力降低,或者做出错误的反应。
    心律不齐 低血糖有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心律不齐或心悸。对已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尤其危险。
    神经系统损伤 持续的无症状低血糖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永久损伤,尤其是对于长期遭受低血糖打击的人来说。
    低血糖昏迷 如果低血糖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陷入低血糖昏迷,这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紧急状况,需要立即医疗干预。
    适应性反应减弱 重复出现的无症状低血糖可能会降低身体对低血糖的适应性反应,使得患者在将来的低血糖事件中更难以感知症状,进一步加剧其危险。
预防方法
    对于糖尿病患者和那些处于高风险群体的人来说,预防无症状低血糖很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无症状低血糖的方法。
    定期监测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该措施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饮食规划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在日常饮食中均衡地分布碳水化合物,以避免急剧的血糖波动。定期进餐,避免长时间禁食。
    药物管理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务必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在使用时,遵循正确的剂量和时间安排。
    避免过度运动 如果您计划进行剧烈运动或锻炼,要向医生或糖尿病专家咨询,以调整您的药物和饮食计划,以避免出现低血糖。
    睡眠质量 不良的睡眠质量可能会影响血糖调节,因此要确保每晚有高质量的睡眠。
    教育与自我管理 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科普知识,学习如何管理糖尿病,定时监测血糖、合理使用药物剂量,及时调整饮食。
    (作者供职于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