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凯
“妈,孩子现在不适合吃这些食物,不仅影响智力,还不长个儿。” “没事儿,没事儿,妈是‘过来人’,咱家3个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现在不也个个人高马大。” 两代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怎么会没有分歧呢?然而,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一半烟火、一半清欢,有苦也有甜。但是,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对父母的依赖。 有一次,婆婆回老家了,二宝晚上睡觉要求挠痒,非说我跟奶奶挠得不一样。 “妈,咱家燃气卡放哪儿了?”“妈,老大的校服在哪儿呀?”“妈,废品该回收了,哪儿可以回收?”…… 日常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又琐碎,即使是柴米油盐和锅碗瓢盆,也能撞击出悦耳旋律。 我和老公结婚已经9年了,婆婆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虽然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同,但是有着相同的信念,那就是深爱着我们的家。正是因为爱,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法割舍。 古语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这个“宝”,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在为人处事上,却面面俱到。 在下楼遛弯儿、买菜的路上,婆婆会跟邻居聊得热火朝天,就连小区门口的保安大叔,每一次收到老家邮寄的土特产,也要给婆婆分一点儿。我的婆婆热情大方、爽朗干练,大家都愿意和她相处,十分值得我学习。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老年人俨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许多事需要重新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对于我们来说简单至极,但对婆婆来说极其困难。我已经记不清楚教婆婆多少遍发微信、打视频电话的方法。 一天,老公出差了,我因为加班,所以很晚才到家,婆婆带着孩子们已经睡了。第二天一大早,女儿告诉我,昨晚是奶奶陪她写作业,还在班级微信群里打卡,写到很晚才写完,奶奶连晚饭都没有吃。瞬间,一股心酸涌上心头,我知道这对于婆婆来说很难,她已经完成了抚养自己孩子的责任,现在又要帮助我们抚养孩子。和身边自己带孩子的朋友相比,我感到很庆幸,又很感激。我经常告诉孩子们:“不要惹奶奶生气,奶奶是咱家最大的‘功臣’。” 我记得电影《你好,李焕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我对这句话感受颇深: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现在两个孩子慢慢地长大了,婆婆本来可以安享晚年,却比我更爱孩子、爱我们的家,也许这就是她认为的幸福生活吧!望着婆婆日渐佝偻的身躯和布满皱纹的脸颊,我发现婆婆已经是花甲之年,该怎么回报她给予我们的这份爱,怎么回报她日日夜夜的辛劳付出呢? 于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时,我们会带婆婆出去游玩,让她远离灶台;我也经常送她衣服,还有丝巾;有时还在家里让婆婆体验刮痧、推拿、脐火疗法等中医药技术,让她感受一下中医的博大精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顺从不只是物质上的体现,更是精神陪伴和心灵的沟通。我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儿,让我有机会去弥补那些遗憾和缺失的陪伴时间。 百善孝为先,孝不因时而变,不因情而变。正是这颗赤诚之心,让我们在有限的一生里尽全力地爱家人。 吾辈以孝为荣,此生无悔为人儿女!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