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金灿)截瘫患者术后3天恢复3级肌力。近期,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一病区主任医师施新革团队,在围术期高灌注技术救治脊髓损伤截瘫领域取得新突破,成功帮助一名患者重燃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希望。 60岁的马先生家住焦作,两个多月前因外伤导致胸椎脊髓损伤,进而出现双下肢瘫痪,生活无法自理,被家属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治疗。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施新革决定利用围术期高灌注技术为患者治疗。“这名患者脊髓损伤较重,下肢无感觉、无运动功能。患者年龄不大,应该试一试这个技术。如果患者恢复了自理能力,对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施新革说。 12月5日,施新革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胸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并在围术期实施了包括输注超正常量红细胞、适当升高血压、合理高流量吸氧等在内的高灌注疗法。 患者术后2小时恢复下肢感觉、术后第2天恢复1级肌力、术后第3天恢复3级肌力。施新革预估,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可恢复4级以上肌力,即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自2021年5月以来,施新革已经为多名因脊髓损伤导致的全瘫和半瘫患者开展围术期高灌注技术,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经过半年的康复都恢复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施新革说:“该技术为因脊髓损伤导致的全瘫及半瘫患者治疗提供了诊疗新思路,但由于现在病例数较少,还需要更多病例验证。需要注意的是,围术期高灌注疗法只对新近发生的因脊髓损伤导致的全瘫和半瘫患者有效。因此,一旦有人发生脊髓损伤,应及早就医,科学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