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洲 文/图
(接12月12日3版) 下面,介绍一下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技术。 技术背景 食管空肠吻合口安全的前提在于吻合口完整、血供充足、张力满意。早期严密的黏膜对合及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覆盖,可以减轻消化液对吻合口创面的刺激,黏膜层连续对合是吻合口良好愈合的关键。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应用管型吻合器完成食管空肠吻合时,为消化道浆肌层对合;2.由于食管空肠管径不一致、组织肥厚等原因,经常出现吻合口内部黏膜层撕裂或吻合口嵌入多余组织,影响吻合口愈合。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医生认为单纯的器械吻合并不能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需要进行吻合口加固,但是进行吻合口加固并不能完全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基于目前食管空肠吻合技术的现状及既往经验,我的手术团队提出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法,提高吻合口的安全性。 技术方法 完成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后,使用3/0可吸收外科缝线(倒刺缝线)或可吸收缝线先进行吻合口全层连续缝合加固一周,缝合间距为3毫米~4毫米,宽度4毫米~5毫米,再进行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包埋吻合口一周,缝合宽度距吻合口上下均为5毫米~8毫米。 实施此项技术时,在完成食管空肠器械吻合后进行吻合口全层加固及浆肌层包埋,可以保证吻合口黏膜层的完整对合。另外,通过浆肌层的包埋提高吻合口抗压力及抗拉力,为吻合口一期愈合提供保障。该技术应用的前提是:1.吻合口明视;2.食管下段游离。因此,需要术前对食管下段受累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对于腹段食管受累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可经胸腹联合入路进行肿瘤切除,既保证了切缘的安全,又保证了吻合口加固的可行性。 我的手术团队自2012年开展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技术至今,已应用该技术完成胃癌手术1000余台。临床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左右),基本不发生吻合口出血情况,同时不会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风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上。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项技术的安全性,2021年6月,我的手术团队在全省范围内发起了“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在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拟行食管空肠吻合中应用的安全性多中心、开放、单臂临床研究”。研究内容:对接受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消化道重建阶段,采用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技术进行消化道重建。主要研究终点: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 截至2022年9月,省内共有12家中心参与,入组457名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显示,应用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技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2%。其中,亚临床瘘发生率仅为0.9%,患者经保守治疗病愈,无须二次手术;无一例临床瘘发生。 这项研究结果证实了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技术的安全性与可推广性,为外科医生在食管空肠吻合方式的选择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