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
在现代医学诊疗中,相关肺癌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因为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从临床角度来说,医疗专业人员可以采用先进的诊断方法,确保对肺癌的及时、准确诊断。比如,运用影像学检查、生物学标志物检测、组织活检等方法,为医生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病情诊断,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临床症状 咯血 肺癌的症状之一是咯血。患者可能在咳嗽时咳出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的痰,这是因为肺癌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血管破裂、血液渗入到呼吸道中。咯血不仅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也可能在肺癌晚期病情加剧时出现。因此,任何人出现咯血症状时,尤其是长时间吸烟的人,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详细检查。 呼吸异常 呼吸异常也是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和气短。这是由于肺癌的存在引起气道的阻塞或导致肺部组织受损,从而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随着肺癌的逐渐发展,患者会感到越来越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在进行轻度的日常活动时也会感到气促。如果出现呼吸异常,往往提示肺癌已经对呼吸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肿瘤的增长可能会阻碍空气通道,让气体无法顺畅通过,对此,患者在呼吸时会感到更加费力。随之,肺功能会下降,出现呼吸急促或气短情况,并有明显加重的趋势,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 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注意这些与呼吸相关的异常症状是及时发现肺癌的重要线索。在早期阶段,这些症状相对比较轻微,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痰有恶臭味 肺癌引起的坏死组织或感染会导致痰液产生难闻的气味。当患者咳嗽时,排出的痰液带有恶臭味,这往往是肺癌存在的一种明显迹象。该症状表明肺部组织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而痰液中的难闻气味可能是由于肿瘤引发的组织坏死或感染所致。因此,出现这类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吸烟者或其他肺癌风险群体,应该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恶臭痰液的存在意味着肺癌病情已经进展到一个相对严重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医疗团队的介入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更重要。 鼠尾征 肺癌患者在体检中可能会出现鼠尾征,这是一种医学体征,通常是指肺癌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形似鼠尾。由于肺癌的生长导致肺组织结构改变,形成尾状的影像。鼠尾征在X线或CT扫描(计算机层析成像)中可见,但通常是在较晚期才能被观察到。因此,对于存在肺癌症状的患者,应及早进行影像学检查,来发现潜在的异常。 诊断方法 CT扫描 CT是一种常用于肺癌诊断的高度精准的成像技术。利用射线穿透身体,CT扫描能生成详细的横截面图像,显示肺部结构和组织的细微变化。在肺癌的诊断过程中,CT扫描可以准确地定位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并评估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这种无创的诊断手段能在早期发现肺癌、制定治疗计划、随时了解疾病的进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该检查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通过分析患者咳出的痰液中的细胞,寻找异常细胞的存在。在早期肺癌诊断方面,这一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肿瘤细胞在肺组织中的脱落,可能会让其出现在痰液中。通过细胞学的检查,可以提供对这些细胞的详细评估,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肺部细胞的微观状态。 不止于此,这种诊断方法在筛查高风险人群、评估病变性质,以及指导进一步检查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受到肺癌威胁的患者,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能为早期发现潜在问题,提供一条非侵入性的途径。同时,通过对痰液中细胞的仔细分析,医生可以及时识别肺部细胞的异常变化,从而更好地引导后续的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成像技术,可用于初步评估肺部结构。相比于CT扫描,X线的分辨率较低,但仍然是一种快速、经济且有效的筛查工具。在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肺癌的情况下,胸部X线检查能快速提供肺部异常的初步信息,从而为后续精确的检查提供相应的指导。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医生能直接观察患者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一种直接而高度准确的手段。这种方法不仅能发现支气管内的肿块、息肉、狭窄等异常情况,而且在其他检查出现异常或需要明确肺部病变性质时特别有用。 此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为医生提供一个实时的、高分辨率的内部视野,让医生可以准确评估肿瘤的性质,了解病变的详细情况。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也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应用能极大地提高医学诊疗的精准性和效果。 经皮肺细针穿刺活检 经皮肺细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检查方法,通过皮肤进行操作。在引导设备的协助下,医生使用细针穿刺肿瘤部位,采集组织样本用于进行病理学检查。 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结构,为确诊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也具备较低的并发症风险。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式,经皮肺细针穿刺活检无需开放性手术,而是通过皮肤表面进行操作,以此来减小患者的手术创伤。这些对于一些不能承受大规模手术的患者来说,具有很强的优势。 同时,该方法可以直接在患者的病变部位获取组织样本,能提供更准确和直观的病理学信息,帮助医生作出更确切的诊断。另外,经皮肺细针穿刺活检的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由于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大范围的组织切割,能有效减少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检查肿瘤指标 检查肿瘤指标是通过分析血液或其他生物标本中的特定蛋白质或物质,间接获取关于肿瘤细胞存在和活动水平的信息。 在肺癌的诊断中,常规检查包括血清中的CEA(癌胚抗原)和CYFRA21—1(细胞角蛋白片段)。这些指标的升高是体内发生肿瘤活动的信号,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 CEA是一种癌胚抗原,在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胚胎发育过程中,但在某些癌症如肺癌中,水平会升高。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片段,其升高也与肺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水平,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并进一步指导诊断工作。 临床上,肺癌诊断通常可多种方法并用,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诊断方法具备各自的优势,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帮助医生团队更准确地诊断。 (作者供职于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