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威
脑卒中是由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脑卒中,通常急性起病,症状持续时间至少在24小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脑卒中可能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并在患者察觉之前造成严重的损害。那么,脑卒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脑卒中类型 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而导致的血流不足,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占脑卒中病例的大多数,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这可能是因为血管壁脆弱或动脉瘤破裂引起的。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脑卒中,都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包括瘫痪、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临床症状 临床常见的脑卒中症状有:突然出现一侧头面部和(或)手脚麻木、乏力,口角歪斜、流口水、走路不稳的现象;突然视物模糊、偏盲、复视等;突发失语,讲不出话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突然剧烈头痛,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时可能伴随着剧烈头痛、头晕;突然昏迷,难以唤醒。 如何预防 脑卒中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过度饮酒、肥胖和家族遗传等。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体重、定期锻炼、戒烟限酒精、健康饮食,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都是减少脑卒中风险的重要措施。 除了上述提到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如果怀疑身边的人出现脑卒中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第一时间接受治疗,对于脑卒中的恢复非常重要。 比如,急性脑卒中的紧急治疗——溶栓治疗,是一种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血流的治疗方法,但要在患者发病后的数小时内进行(6小时内效果较好)。并且,脑卒中康复和后续护理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多方面的支持。另外,管理风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病、管理糖尿病、戒烟限酒等,对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由于脑卒中的严重性,提前预防和及早治疗很重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是降低患脑卒中疾病的关键。公众应该进一步了解脑卒中的症状,学习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明确脑卒中的危险性,才能在疾病发生时更早地寻求医疗帮助。这些,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因素。 总体而言,了解脑卒中的风险因素、症状和紧急医疗干预,对预防和更好地处理这一严重疾病至关重要。医疗团队在提高公众对脑卒中认知的同时,也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供职于东莞市石碣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