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种新型灌肠排气引流管 |
|
□张保江 文/图 在临床上,肛瘘患者在术后,大多需要放置引流管。在引流管留置期间,确保引流管通畅和妥善固定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临床需求 在放置引流管期间,会有脓液等液体排出,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流,轻则创面愈合慢;重则因表皮生长快而形成假性愈合,引起发炎和脓肿。同时,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清洗肛肠时,在引流管进入肛门后因材质较硬损伤肠道组织;因长度短,引流管只能到达直肠;排气孔少,排气效果差,灌肠液进不到深部等。这样,存在护士操作不便、患者感觉不适等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护理部组织护士分组寻找材料,并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最终设计了一种新型灌肠排气引流管。 该新型灌肠排气引流管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易装卸及能够达到深部灌肠和充分排气引流的效果;在灌肠的同时,不影响肛管排便、排气,从而使深部宿便、气体排出,降低腹内压,使患者倍感舒适。 创新点及作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该新型灌肠排气引流管能够达到深部灌肠和充分排气引流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该新型灌肠排气引流管包括管体和导丝,特征在于:管体外侧壁为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管体内含有灌肠管;灌肠管镶嵌在管体内且为一体结构;灌肠管在管体内部分为灌肠管内侧壁,灌肠管前端设有灌肠管内口,灌肠管后端设有灌肠管外口;灌肠管外口为弯管形状,用导丝从管体的后端穿插在管体中;管体前后端分别设置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和外口;在管体的前端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的30厘米处,设有若干排气孔;管体为一体成形的硅胶管体、可塑性的橡胶管;灌肠管内口为圆形或椭圆孔;导丝的后端呈锥形,在插入导丝时,导丝后端不进入管体内,便于抽出导丝,导丝长度应长于管体长度,便于导丝抽出后与引流袋连接。该引流管的排气孔有20个左右,灌肠液通道和排便、排气不是同一个通道,可以一边灌肠、一边排气,达到了深部灌肠和深部排气的效果,避免术后患者产生肠胀气和宿便的风险。 应用价值及意义 该新型灌肠排气引流管使用便捷,具有方便、舒适的特点,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供职于郑州人民医院)

新型灌肠排气引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