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高危人群应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
|
□孙振国 胃肠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内窥镜检查消化道的方法,能及时发现和诊断各种胃肠道疾病,包括息肉、溃疡、炎症、肿瘤等。在这个过程中,医生能直接观察、取样,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但是对于高危人群,胃肠镜检查尤为重要。高危人群通常包括有家族史、年龄较大、患有某些疾病等。 什么是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技术,通过使用柔软而灵活的内窥镜,医生能够直接观察和检查患者的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结构。这种检查通常被应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胃肠道疾病。在胃肠镜检查中,患者通常需要空腹,并在麻醉或镇静下接受内窥镜检查。内窥镜配有光源和摄像头,可以实时传输图像到显示屏上,让医生详细检查黏膜表面,同时进行必要的取样或治疗。一般情况下,该检查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及早发现疾病迹象,从而采取治疗措施。 检查前需要做的准备 在进行胃肠镜检查之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首先,患者需要在检查前一天停止摄入食物,通常为8小时~12小时。同时,在检查前的数天内,患者要调整或停止某些药物,特别是稀释血液的药物,尽可能减少出血风险。在停药前,患者应该与医生讨论,并按照医嘱执行。 为了确保内镜检查顺利进行,患者应该提前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医生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指导,包括穿着舒适的衣物、携带所有必要的医疗记录。检查当天,患者通常会接受麻醉或镇静,确保整个过程的舒适性。 高危人群 家族史患者 如果有直系亲属患有胃肠道癌症或息肉,个体的胃肠道疾病风险就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问题。 年龄较大者 年龄是胃肠道疾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症、息肉等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通常,医生会建议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 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群,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更容易发展为癌症。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胃肠镜检查十分必要。 肿瘤遗传病患者 一些遗传性胃肠道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会增加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对于这些患者,应该进行早期的胃肠镜检查。 症状明显者 如果出现胃肠道症状,如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血便、黑便、慢性腹痛等,医生会建议进行胃肠镜检查,排除或确诊潜在的疾病。 (作者供职于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