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四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感染病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磁共振引导下前列腺病变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
心肌梗死不用怕 从救到防有方法(下)
1
11 1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省感染病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尚佳  孙五美

   学科现状
    感染性疾病(简称感染病)是一类由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等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病。在感染病学的研究中,我们主要探讨感染病的特点,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更为安全、有效、合理的预防和诊疗方法。
    感染病学是医学中聚焦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学科。近年来,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感染病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感染病的诊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原体检测技术和工作人员的能力。
    新技术不断出现,能够逐步解决一些用传统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在新冠疫情中,新冠病毒(COVID-19)的检测说明了病原体检测新技术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疫苗的研发速度在人类疫苗研发领域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这也为感染病疫苗的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科发展
    5年来,新的分子诊断技术不断出现,成为传统病原体检测技术的重要补充。2016年,专家提出的宏基因组学新一代测序/第二代测序(mNGS)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2020年~2021年,《中国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感染病原体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专家共识陆续发布,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规范了mNGS技术在感染病中的应用。虽然新技术能够逐步解决一些用传统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也给病原体检测方面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方法,其优点正是其局限性所在。
    对于目前仍活跃的慢性传染病,治愈和清除是终极目标。在这个方面,人类在丙型肝炎防治方面已经看到了希望——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在我国上市,治愈率达到90%以上。由于DAA药物种类较多及其独特的代谢特点,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正在使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时,临床医生需要合理选择药物,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疗效不佳。对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尽管已经实现了长期控制,但是距离治愈这一目标仍非常遥远。以治愈为目标的抗乙型肝炎药物仍在研发中。
    目前,科研人员对于抗乙型肝炎药物的研发仍基于两大途径:一类是直接靶向病毒感染和复制过程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另一类是靶向宿主免疫系统,是一种间接抗病毒策略,包括治疗性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先天免疫系统激活等。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被证实能够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脱氧核糖核酸),现有方案还无法实现从临床治愈到根治乙型肝炎的跨越。第一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专家共识》的发布,规范了转移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治疗和管理。感染人群的细分和治疗手段的发展,使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和长期管理很有可能由“千人数方”向“一人一方”转变。
    人类在艾滋病治疗的道路上已经奔跑了数十年,但距离终点似乎遥遥无期。近年来,人类对艾滋病疫苗研究的热情不减。2021年,一项研究显示,基于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平台的实验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能够在恒河猴体内成功诱发针对猴免疫缺陷病毒的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新的疫苗能否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学科发展趋势
    国家医保目录逐步调整,补充纳入了近年来上市的包括抗病毒性肝炎药物、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抗流感药物及其他抗感染药物在内的多种全球一线药物,为我国感染病的防治提供了直接保障。药物的可及性与付费模式的多样化,必将对我国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局面产生深远影响。在当前的诊疗环境下,为了推动感染病学的发展,提高感染科医生的能力,需要解决多个方向的问题,如新发感染病的防控、消灭病毒性肝炎、终末期肝病(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其他各类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和遗传代谢性肝病等)的处理、经典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出血热等)的进一步科学防治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感染病学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相关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感染科医生不能像以前那样将研究领域局限于常见、经典的感染病诊疗,要扩大感染病的诊疗范畴,使感染病的诊疗技术跟上医学发展与疾病变迁的步伐,让整个学科焕发新的生命力。感染科医生应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全面提升理论水平,强化临床专业素养,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感染病给人类带来的挑战。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