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会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检验项目及检验前准备的相关内容。 常见医学检验项目 血液常规检查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医学检验项目之一,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感染、炎症等情况。 生化检查涉及多种生化指标的测定,如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代谢状况,评估器官功能,对糖尿病、肝病、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自身抗体等项目的测定。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帮助医生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病毒检测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和用药。 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提供病变组织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对肿瘤、炎症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验前准备 对于部分生化检验项目,如测血糖、测血脂等检查,需要空腹进行。在检验前一晚应避免过度饮食,检验当天早晨应保持空腹状态。对于一些特定项目,如肝功能检查,建议保持清淡饮食至少3天。 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因此在检验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停止用药。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的结果。 在检验前一天晚上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在检验当天早上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在检验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件和资料,如身份证、医保卡等。同时,不同的检验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标本容器,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 注意事项 在接受医学检验前,应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病史和症状,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检验方案。同时,应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医院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避免因不规范的检验操作而导致结果的偏差和不准确。 在接受医学检验后,应妥善保存好检验报告,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复查或咨询医生。同时,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如果发现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异常或不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