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七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郑州确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点项目实施方案
洛阳推进智慧医保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新乡加强卫生健康宣传工作
漯河提高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能力
安阳持续推进学生常见病干预工作
西华县人民医院卒中防治工作成绩斐然
京豫专家联合为患者实施经静脉激光鞘电极拔除术
后勤保障人员进行反恐防暴应急演练
卫生监督员检查环境卫生消毒记录
1
11 1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郑州确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点项目实施方案
 

   本报讯 (记者刘 旸)到2025年,建成中医药医疗高地、科研高地、文化高地、产业高地。近日,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全市将以“申创中医医学中心”为引领,实施“四大计划”,打造“三项工程”,推进“六项行动”、推动“六个突破”、培育“五大品牌”,加快推动郑州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分为五大部分。
    实施“四大计划”,促进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其中,学术经验传承计划,要打造多层次“师承教育”体系,新建10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0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25个县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县级老药工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中医药学术继承人150人,培育中医药代表性传承人、中药炮制技艺师50人等。中医药技术传承计划,要搭建传承推广平台,传承民间验方技术,发展中医学术流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文化传承计划,要加大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力度,大力弘扬岐黄文化,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中医药科研创新计划,要提升中医药创新能力,支持院内制剂及名老中医经验方向新药转化,健全中医药创新服务平台。
    打造“三项工程”,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其中,“名医团队引育工程”,到2025年,引进国医大师、中医药领域院士、全国名老中医、岐黄学者等高层次人才40名。“3+5岐黄培育工程”,到2025年,选拔培育市级名中医等领军人才10人、骨干人才100人、青苗人才200人,培训高层次中医药人才50人,培养50名中级职称以上“西学中”高级人才。“基层人才十百千培养工程”,到2025年,建设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基地20个,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师、300名“西学中”人才4000名,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推进“六项行动”,促进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其中,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行动,加快推进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9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新建县级中医院2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行动,打造2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5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辐射带动大幅提升区域中西医结合整体水平。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行动,新建符合服务内涵建设标准的中医馆60个、中医阁300个,推进1个城市中医医疗集团建设,6个县(市、区)全部建成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数字赋能行动,构建“互联网+智慧医疗”新型便民服务模式,到2025年,全市二级和三级公立中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级别分别达到4级和5级,智慧服务级别力争达到3级和4级,智慧管理级别力争达到2级和3级。中医专科能力提升行动,打造一批优势突出、辐射能力强的专科集群,打造一批区域核心竞争力较强的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中药药事管理品质提升行动,完善从中药饮片采购、调配、煎煮、配送等全链条、全流程一体化管理的中药药事服务体系,打造覆盖城乡、24小时送达的中药智能配送服务圈。
    推动“六个突破”,促进中医药管理体系创新。郑州市在管理体制改革、多元化投入机制、预算和财务管理、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领域寻求创新突破,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培育“五大品牌”,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郑州市要培育“岐黄道地药材”品牌、“岐黄中医养老”品牌、“岐黄中药企业”品牌、“岐黄文旅康养”品牌、“岐黄中药材商贸”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中医药服务需求。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