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七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郑州确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点项目实施方案
洛阳推进智慧医保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新乡加强卫生健康宣传工作
漯河提高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能力
安阳持续推进学生常见病干预工作
西华县人民医院卒中防治工作成绩斐然
京豫专家联合为患者实施经静脉激光鞘电极拔除术
后勤保障人员进行反恐防暴应急演练
卫生监督员检查环境卫生消毒记录
1
11 1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京豫专家联合为患者实施经静脉激光鞘电极拔除术
     本报讯 (记者丁 玲  通讯员邢永田)1月3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特聘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唐闽,会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一病区主任王山岭、副主任医师杨海涛,应用国际先进的经静脉激光鞘技术,成功微创拔除植入患者体内22年的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
    22年前,洛阳的白女士被诊断为心律失常、窦性心律过缓,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永久单腔起搏器植入术。11年前,因起搏器电池耗竭,白女士又在当地医院做了起搏器更换手术。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更换起搏器时,原有起搏器的两根电极导线仍残留在体内。
    数天前,白女士改变体位时,起搏器植入区域出现剧烈疼痛,并且有皮肤红肿、破溃现象。白女士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杨海涛寻求解决办法。
    进一步完善检查,杨海涛发现,残留在白女士体内的两根电极导线已经导致严重感染,必须尽快手术取出。
    白女士体内的电极导线植入时间已经有22年,电极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并且,白女士体内的电极导线尾端带有防脱落的锚定“倒钩”,拔除过程中,极易出现血管撕裂、电极断裂、心脏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
    为了尽快解除患者病痛,与患者反复沟通后,王山岭、杨海涛邀请唐闵共同会诊,决定为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拔除电极。
    术中,专家们借助激光鞘,慢慢分离临近血管及周围组织,顺利拔除第一根电极导线。随后,救治团队创新性地运用抓捕器做支撑,经下腔静脉途径借助激光鞘,分离上腔静脉的粘连组织,第二根电极导线也顺利拔除。
    经静脉激光鞘电极拔除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技术,激光鞘顶端采用可控的激光能量,在准分子激光的作用下,将电极与其周围组织、沿途血管游离开来,能够明显降低拔除电极对血管、心肌及临近组织的损伤,显著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唐闽说,经下腔静脉途径,实施激光鞘电极拔除术是对该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本次手术是国内首次实现经下腔静脉,拔除残留的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
    目前,白女士康复顺利。下一步,救治团队会对白女士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如需植入起搏器,将考虑使用国际先进的无导线起搏器,彻底消除电极残留的隐患。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