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运用中医预防肾病
中医调理儿童肺炎
周氏补益脾胃法治疗口腔溃疡体会
隔药灸治疗风寒咳嗽
便秘的辨证治疗
1
11 1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便秘的辨证治疗
 


□张东岳

案例一:温补脾肾、养血润肠治疗便秘

  陈某,男,75岁,以大便困难3年为主诉就诊。
    初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困难3年,大便质干、量少,3天左右一行,大便前有腹胀感,无腹痛,平时要服用果导片等药品缓解症状。患者近期感觉症状加重,泻药用量增大,故就诊。诊见患者纳寐一般,小便尚可,舌面光、苔黄,脉沉弦。辅助检查:肛门外观正常,指诊肛门收缩尚可,排便动作不能完全放松,有黏膜堵塞感,前列腺稍大。肛门镜检查:直肠黏膜松弛,无充血水肿。
    辨证 大便秘结,患者初期自行服用果导片、番泻叶等,见效迅速,而引为经验,此后一有大便秘结即用泻药,久之破坏了肠壁及肠道神经丛,形成泻药依赖性便秘,泻药用量也逐渐加大,直至无效,而被迫就医。该病治疗棘手,也不易收效。笔者认为,泻药属滑利之剂,长期应用可重伤人体正气,脾胃受损,纳食不化,清气不升,腑气不降,致五脏(尤其是肺脾肾)受损,肠道传导无力,发生便秘,可见腹胀等症状;并形成气滞,日久生热,邪热壅滞大肠,上熏舌苔,故苔黄腻,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不能再用泻药,须大补脾肺之气,温肾阳兼以行气通便,则便通胀除,此即“塞因塞用”之意。
    诊断 便秘(脾肾亏虚)。
    治则 宣肺健脾益肾、滋阴养血润肠。
    处方 畅尔舒(笔者经验方)。白术30克,黄芪30克,何首乌30克,当归15克,肉苁蓉30克,瓜蒌仁15克,杏仁12克,陈皮12克,锁阳15克,桔梗12克,紫菀10克,枳实15克,槟榔15克。共10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二诊 服上药后,患者大便质软,每天1次,排便较前顺畅,但与发病前相比量较少,无腹胀。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效不更方,守上方继续服药10剂。
    三诊 患者大便每天1次,质软,排便顺畅,无特别不适,量少。因患者属于高龄,脏腑虚弱,故上方去杏仁,加韭菜子12克,以壮肾水。
    处方 白术30克,黄芪30克,何首乌30克,当归15克,肉苁蓉30克,瓜蒌仁15克,韭菜子12克,陈皮12克,锁阳15克,桔梗12克,紫菀10克,枳实15克,槟榔15克,甘草6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笔者嘱咐患者守上方坚持服药数月,痊愈后逐渐停药。
    按语 患者大便秘结,初期大多为肠道燥热气滞等实证,应用清热润肠通便药品,如麻仁胶囊等均可奏效,但部分患者自行治疗,应用果导片、番泻叶等,图一时之快,并引为经验,久之形成泻药依赖,不服药则不能顺利排便,用量也逐渐加大,渐至无效及并发症的发生。该病治疗棘手,也不易收效,笔者不建议患者滥用泻药,因其重伤人体正气,容易导致肺脾肾受损,肠道传导无力,并形成气滞,邪热缠滞,治疗上不能再用通利方法。应大补脾肺之气,温肾阳兼以行气通便,此即“塞因塞用”之意。笔者自拟畅尔舒方治疗泻剂型便秘,效果显著,但是患者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以扶正固本。

案例二:益气滋阴润肠法治疗便秘

    刘某,男,73岁,以大便干结、排出困难1个月为主诉就诊。
    初诊 1个月前患者因劳累,饮水较少,出现大便秘结,约7天一行,质干,呈颗粒状,费力,在家自己应用开塞露、芦荟胶囊等,稍有缓解,时常有腹胀感,1个月来症状依旧。患者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弦。
    辨证 年迈体衰之人,脏腑功能减退,气血渐亏,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虚则肠道失养,致阳气不通,津液不行,肠燥艰于传送,留于肠胃,而引起便秘。该病以虚为主,虽然有热象,但是为糟粕瘀热。
    先祛除胃肠热结,待热祛后,再治本,润肠滋阴。
    诊断 便秘(阴虚肠燥型)。
    治则 滋阴、润肠、通便。
    处方 秘宝康加减(笔者经验方)。白术30克,当归15克,何首乌30克,肉苁蓉30克,锁阳15克,瓜蒌仁15克,槐花20克,天花粉30克,槟榔15克,枳实15克,酒大黄10克,陈皮12克,甘草6克。共7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二诊 大便2天一行,质软,便形细,排出费力,腹胀减轻,乏力,口干,懒言,舌淡、苔面光剥,脉缓弱。属于热象渐退,阴虚之证显现,加强滋阴之力。
    处方 玄参20克,生地15克,麦门冬15克,白术30克,天花粉30克,槐花20克,瓜蒌仁15克,槟榔15克,枳实15克,桔梗12克,紫菀10克,酒大黄10克,锁阳15克,陈皮12克,甘草6克。共14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三诊 大便每天1次~2次,质软成形,感觉量少,腹不胀,排便仍稍费力,舌淡、苔薄黄,脉沉弦,肠道有余热,虚象已现。治疗应益气滋阴、润肠通便。
    处方 黄芪30克,白术30克,桔梗12克,紫菀10克,何首乌30克,当归15克,肉苁蓉30克,瓜蒌仁15克,天花粉30克,麦门冬20克,槐米20克,姜半夏12克,陈皮12克,甘草6克。共10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四诊 服用上药后,患者大便质软成形,每天1次,排出顺利,无任何不适。最近3天,患者又出现大便干结,腹部微胀满,故再次就诊。查舌质淡、苔黄略腻,脉沉。此为正虚邪恋、内有热结,上方加生石膏15克,以清热生津。
    处方 黄芪30克,白术30克,桔梗12克,紫菀10克,何首乌30克,当归15克,肉苁蓉30克,瓜蒌仁15克,天花粉30克,麦门冬20克,槐米20克,姜半夏12克,陈皮12克,甘草6克,生石膏15克。共10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 便秘往往初发多实,久病多虚,年迈之人,气血渐衰,涉及肾阴肾阳不足,即使有实证,也以虚为本,燥热为标,不可峻下。如上方,以滋阴润肠为主,佐以清肠热,症状渐退。然而,老年人多虚,便秘极易复发,需要加强日常调理。
    (作者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