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老年医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对一个腺病毒肺炎病例的诊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骨肉瘤
1
11 1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对一个腺病毒肺炎病例的诊疗
 


□贾婉玉 宋春兰

 

病例
    患儿,女,8岁,2023年11月2日因“发热9天,咳嗽4天”住院治疗。
    患儿9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摄氏度。患儿口服退热药物,体温可下降,但两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伴鼻塞,无流涕,无呕吐、腹泻等症状。患儿家长带其至当地诊所进行推拿治疗。推拿治疗6天,患儿未再高热,但间断低热。4天前,患者开始咳嗽,有痰不易咯出,进行药物治疗、雾化治疗2天,仍反复发热,咳嗽没有减轻。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一般,饮食欠佳,睡眠质量一般,大小便正常。
    入院后,医生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结果:神志清,精神一般,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未触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稍高,中性粒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咽拭子胶体金法检测结果:腺病毒抗原阳性。胸部DR(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检查结果:双肺散在片状、斑片状影,部分融合,提示肺炎。
    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确诊为腺病毒肺炎。患儿住院后,我们对其进行退热、止咳、雾化、补液等对症处理,给予其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抗病毒治疗等。住院治疗5天,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明显减轻,肺部听诊无异常,临床好转,出院。
分析和确诊
    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目前,在郑州,腺病毒感染较为常见。腺病毒肺炎多发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肺外并发症多。重症患儿易遗留慢性气道疾病和肺疾病。腺病毒肺炎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高度重视。
    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天~21天,平均3天~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腺病毒的传染性最强。有症状的腺病毒感染者和无症状的腺病毒感染(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腺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和免疫功能受损的患儿(如器官移植患儿、艾滋病病毒感染患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等),感染腺病毒后,容易发展成为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
    腺病毒肺炎起病急,经常在起病之初即引起体温39摄氏度以上的高热,可伴有咳嗽、喘息等症状。轻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一般7天~11天体温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会随之消失;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高热可持续2周~4周,以稽留热多见,也有不规则热。在发病后的3天~5天,腺病毒肺炎患儿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伴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或者烦躁、易激惹,甚至抽搐。部分腺病毒肺炎患儿有腹泻、呕吐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腹胀。少数腺病毒肺炎患儿有结膜充血、扁桃体有分泌物等症状。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一般情况差,面色苍白或发灰,精神萎靡或者烦躁、易激惹,呼吸困难或加快,口唇发绀,三凹征明显,心率加快。
    如何确诊腺病毒肺炎呢?这需要医生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肺部影像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腺病毒的检测包括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两种,均为咽拭子检测。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胸部X线表现:发病早期,双肺纹理变粗增多、毛糙,双肺中内带明显;发病3天~7天,出现片状影,以小片状融合多见,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大片病变。部分腺病毒肺炎患儿合并胸腔积液、气胸、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如果腺病毒肺炎患儿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应当及时进行CT检查。胸部CT表现:以肺气肿和多肺叶受累的肺实变为主要特征,急性期肺实变多以双肺团簇状影为主,呈向心性分布,实变密度较高,多数实变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增强后强化较均匀。
治疗
    治疗原则和要点:对于腺病毒肺炎,目前暂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退热、止咳、化痰、雾化、补液等综合治疗。轻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多呈自限性,要避免过度治疗,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指标的情况下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医生需要掌握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支气管镜检查、机械通气等的应用指征和时机。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当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在患儿出现重症表现时,及时处理。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

相关链接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什么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社区)发病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在医院外(社区)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发病的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为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缺氧和感染,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肺部湿性啰音等表现,并有胸部X线片的异常改变。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儿童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