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盛
颌面感染,通常是由口腔或颌面部感染引起的,如智齿发炎、口腔溃疡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下面,本文主要讲解颌面感染并发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症状表现 脓肿形成 感染在颌面部扩散,形成脓液潴留,可能导致颌面部肿胀、疼痛。 颅内感染 颌面部与颅内紧密相邻,感染可能通过骨组织或直接蔓延进入颅内,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疾病。 呼吸困难 感染可能导致颌面部肿胀,压迫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败血症 感染扩散至全身,可能引发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引发败血症。 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洗牙,以减少口腔滋生细菌。 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出现口腔溃疡、智齿发炎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避免危险因素 避免长时间张口呼吸、咬硬物等可能损伤颌面部的行为。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颌面部有感染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控制感染扩散。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遵循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因滥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菌株。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和颌面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病灶。 重点预防人群 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家长应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引发感染。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身体虚弱者 身体虚弱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感染。身体虚弱者应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口腔菌群失调,容易引发感染。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保持口腔卫生。 预防误区 认为颌面感染是小病 颌面感染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应重视颌面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避免将小病拖成大病。 忽视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差是颌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 滥用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随意使用抗生素,可能产生耐药菌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忽视身体其他疾病的治疗 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牙周病等,就可能增加颌面感染的风险。患者应积极治疗其他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 预防颌面感染的并发症,需要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避免预防误区。只有保持警惕,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风险,保护颌面健康。 (作者供职于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