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培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出现的一种代谢紊乱疾病,它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当孕妇的血糖水平在妊娠期超出正常范围,达到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程度时,就会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容易导致胎儿早产,还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极其不利,容易出现先天性畸形、缺氧等情况,严重的会导致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导致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黄疸等情况。 发病原因 胰岛素抵抗 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孕妇体内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血糖升高。 遗传因素 如果孕妇存在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病等遗传因素,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饮食不当 孕妇摄入过多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怎样诊断 筛查 孕妇应在孕24周~28周时进行糖耐量试验。糖耐量试验是在空腹状态下,让孕妇饮用含有一定量葡萄糖的水,分别在1小时和2小时后抽血检测血糖。如果孕妇的血糖超过正常范围,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症状 医生会了解孕妇的临床症状,包括过度饥饿、口干、多尿、体重下降等,再结合糖耐量试验结果,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高危人群识别 对于存在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肥胖、高龄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医生会重点关注其血糖水平,并进行定期检测。 预防与治疗 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孕妇的饮食应以低脂肪、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应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食品、瘦肉、鱼类等。孕妇每日需要摄入的总热量,应根据妊娠前体重和妊娠期体重增长速度而定。少食多餐有助于降低孕妇的餐后血糖,避免低血糖,维持血糖平稳。 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有助于孕妇控制体重和血糖,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每天应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做瑜伽等,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合理管理体重 孕妇在妊娠期间,体重不宜增加过多。孕妇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控制体重增长。 定期检测血糖 对孕妇来说,及早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孕妇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以便及时了解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定期检测血糖,可以使孕妇尽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供职于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