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荥阳医养结合中心:强医促养 实现医康养护“零距离”转换 |
|
为了切实推进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工作,解决老年人就医“急难愁盼”问题,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将优质医养资源下沉到社区,于2017年组建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荥阳医养结合中心,积极探索医、康、养、护“一体化”医养结合服务。 该中心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积极发展老年医学、安宁疗护、老年心理、老年康复等优势学科,为入住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有序推进养老照护中心建设运营,为老年人提供高标准养护服务。目前,该中心已发展成为能提供住院期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心理支持、安宁疗护的“一站式”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该中心环境优美,设置有休闲广场、花园长廊、凉亭座椅、楼顶花园等供老年人休息的场所,以及医疗区、住院区、康复区、养老区、公共区等,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配备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各功能区均进行适老化设计与改造,配备专业的适老化设施;加强信息化管理,安装智慧服务平台、远程诊疗服务系统、健康监测、紧急救助系统等配套的信息化设备,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完善老年健康学科支撑体系 强化医疗保障 该中心坚持完善老年健康学科支撑体系,将三级老年专科医院优势学科、优秀人才、诊疗技术复制到中心,让老年人足不出院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该中心以老年医学为支撑,结合高龄、失能、失智老年群体需要专业化的老年医学与生活照料服务的实际需求,利用本院高水平老年医学人才队伍,将“老年综合评估、老年多学科诊疗、个案管理”技术应用于老年病管理全过程,延续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三位一体”的无陪护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现代化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有效促进老年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该中心既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康复训练大厅,又有中医传统特色治疗室,开展老年疾病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注重打造老年康复、慢性病康复特色品牌,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的老年患者进行肢体、言语、认知、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评定,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维持老年人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为1016位老年人提供了康复治疗服务。 为了更好地向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该中心组建了素质过硬的心理治疗团队,不但能为有精神障碍的老年人提供临床治疗、心理咨询、评估、干预,还能为机构及居家老年人上门提供心理支持服务,有效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 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安宁疗护专科,该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安宁疗护医务人员,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各种疾病终末期和临终患者及家庭提供多学科协作的症状改善医疗、舒适护理与人文关怀的安宁疗护服务,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提升服务水平 促使养老有“度” 该中心以提升“养”的服务质量为重点,为老年人提供温馨、舒适、安全、人文的居住环境及温暖有“度”护理服务。 该中心为每位入住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功能评估,按需评定老年人的身心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依托三级老年医院护理技术,组建一支质量过硬的护理团队,根据老年人护理级别提供个性化生活照料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的服务需求,确保护理服务够“精”、够“细”。 除了基本的生活护理外,该中心还定期举办内容丰富的健康知识讲座,组织老年人开展唱歌、写字、做晨操等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截至目前,该中心组织生日会98次、健康讲座203场,其他各种节日娱乐活动65次。 该中心组建了上门服务队伍,为入住家庭式养老公寓、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急需的“六助一护”(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上门照护),拓展照料“长度”。 建立“零距离”转换机制 实现“四位一体”服务 在规范的运营管理下,该中心各区域人员、资源统一调配,功能联动,建立“零距离”医养转换机制。老年人生病了直接转入病房,治愈后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安排入住养老中心、家庭式养老公寓。同时,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定期健康体检、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动态监测管理等服务,全方位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该中心专业的老年医疗服务支撑与优质的养老服务相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实现了医疗保健、养老托老、生活照料、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深度融合。同时,该中心还与总院建立转诊流程,开通转诊绿色通道,部分疾病急性期、危重症患者可及时转诊到总院治疗,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该中心有效整合民营资本与公立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促进机构高质量运营;构建医、康、养、护“四位一体”,居家、社区、机构“全链条”发展的特色医养结合模式,为居家、社区、机构老年人提供以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为基础的特色医养服务,满足了高龄、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的刚性需求,缓解了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压力。 (本报记者冯金灿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