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伟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广大党员干部正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鼓励组织和个人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各地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法》,谱写新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新篇章。 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成为群众生活的刚需。不仅在求医问药中首选中医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笔者近年来发现,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喜欢中医者众!在此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夜市”应时而生。以南阳为例,两年来,夏秋季节,每晚在南阳体育中心广场或卧龙岗文化园门前广场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夜市”,热闹非凡。在这里,中药香代替烤串香,八段锦代替广场舞,专家义诊、健康咨询、中医药养生膳食指导、常见中草药辨识、艾产品展示、现场针灸体验随处可见……在南阳,“逛夜市、看中医”,已成为人们晚饭后首选的消遣方法。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在一杯杯中药茶饮中体现出来,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理念在一缕缕药香中深入人心。数十万当地群众在体验中感知祖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这一活动形式被更多地方借鉴。2023年,开封、新乡、三门峡等地,也竞相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场场爆满。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需求?笔者建议: 一是各地应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知识和文化进校园的覆盖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强调要推动实现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开展中医药文化全民教育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进一步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和“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形式”,为新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传播指明了学校教育的路径。各地应积极探索多维化、浸润式的中医药推广普及教育形式,让中国的孩子第一口就能够吃到我们所特有的“文化奶”。 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场馆的作用。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和医圣张仲景故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名家辈出,药材丰富,中医药历史遗迹遍布全省各地。我们应顺势而为,抢占先机,以习近平总书记南阳视察讲话为根本遵循,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的重要方法,充分发挥各地已建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基地、医药园、展览馆等的文化育人作用,挖掘全省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 三是动员鼓励和策划引导专家团队创作更多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作品。近年来,河南提出文化强省建设的工作目标,以文化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目前,河南省中医药人才资源规模名列前茅,并且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高层次名医大家。我们应积极动员鼓励和策划引导中医药圈内圈外两个专家团队,共同努力,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作品。以优秀的作品承载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工作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