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应用针灸疗法平衡身心健康
辨治脑胶质瘤术后疾病两则
如何煎出一碗好药
针灸在康复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的区别
1
11 1 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辨治脑胶质瘤术后疾病两则
 


□郑玉玲

   定痫丸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脑胶质瘤术后综合征

   田某,男性,64岁。患者2017年6月初莫名其妙地出现流口水,好忘事,头部昏沉,白天没精神,嗜睡。患者自己和家人都觉得是患者的脑部出问题了。患者在家人陪同下到郑州市某医院做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右颞叶、右脑岛及右底节区占位,性质待查。医生建议患者立即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经过和家人商量,患者没有选择手术,随后到北京市某医院又做了一次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相同。北京某医院的医生也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同家人商议后,患者回到郑州某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经过病理检查,患者被确诊为脑胶质瘤,并进行了放疗和化疗,以防止复发。虽然手术顺利,但是患者经常出现流口水、头部昏沉等症状。患者很纳闷,为什么脑部的肿瘤已经切除了,但是症状没有缓解呢?
    在住院治疗期间,患者从医生那里了解到,自己患的是脑胶质瘤,属于恶性,虽然手术很成功,术后又进行了放疗和化疗,但是复发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于是,患者就想找中医肿瘤专家,进行中医药治疗。
    初诊 2017年9月19日。患者已经做过脑胶质瘤切除手术,术后进行了放疗和化疗,但一直流口水,头部昏沉,乏力、嗜睡,健忘,大便干,舌质偏红、苔厚腻,脉滑。
    诊断 脑胶质瘤术后综合征。
    辨证 痰湿壅塞、蒙蔽清窍、腑气不通。
    治则 燥湿化痰、醒脑开窍、通腑降浊。
    方药 定痫丸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陈皮12克,清半夏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天麻15克,川贝母12克,茯神15克,胆南星12克,石菖蒲30克,远志15克,全蝎5克,琥珀3克(研末冲服),僵蚕10克,大黄3克,芒硝3克(冲服),枳实9克,厚朴12克。共14剂。每天1剂,头煎、二煎共取药液400毫升,分2次服用(上午10时服一次药,下午4时服一次药),每次服200毫升。
    二诊 2017年10月17日。患者服药后,流口水的症状明显减轻,其他不适症状稍有减轻,大便通畅。患者自觉比以前有精神,食欲好转。上方去掉芒硝,继续服用28剂,煎服方法同上。
    三诊 2017年12月19日。患者服药后,病情稳定,各方面情况均好转。近来,患者时有腹泻。上方去掉大黄、枳实,加焦山楂、炒麦芽、焦神曲各15克,继续服用28剂。
    四诊 2018年3月13日。患者服药后,流口水的症状基本消失,健忘、嗜睡明显改善,偶有头痛,又出现大便干(3天~4天1次),舌质淡红、苔腻,脉沉。
    方药 定痫丸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桃仁15克,赤芍30克,莱菔子9克,大黄6克,枳实12克,厚朴15克,石菖蒲30克,远志12克,胆南星12克,全蝎5克,琥珀3克(研末冲服),僵蚕10克,莪术15克,夏枯草15克,浙贝母30克。共15剂。患者服上方后大便通畅,精神、饮食、睡眠均恢复正常。
    辨治思路 这是一位老年患者,出现流涎、嗜睡、健忘等症状。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脑部占位,术后经病理检查被确诊为脑胶质瘤。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后,又进行了放疗和化疗治疗,流涎、头部昏沉、嗜睡等症状不减,转而寻求中医治疗。从患者初诊情况来看,虽然已经手术切除脑部病灶,术后又进行了放疗和化疗,但长期形成的脏腑失调、痰瘀蕴结、蒙蔽清窍的病机没有得到纠正。因此,患者流涎、健忘、嗜睡等症状仍然存在。辨证为痰湿壅塞、蒙蔽清窍、腑气不通。治宜燥湿化痰、醒脑开窍、通腑降浊。方选(具有化痰开窍、安神定志功效)定痫丸合(具有涤荡邪秽功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定痫丸出自《医学心悟》。方中半夏、茯苓、陈皮,化痰理中;贝母、胆南星,清热消痰;全蝎、僵蚕、天麻,善解顽痰;石菖浦、远志、伏神,祛痰开窍、宁心安神;琥珀,镇心安神。因患者大便不通,故合用大承气汤以通腑降浊。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方中大黄泄热通便、涤荡肠胃,芒硝泄热通便、软坚润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这4味药材的加入,使方剂有效发挥醒脑开窍的功效。患者服药后在短期内就有了显著的疗效。
    以后的二诊、三诊、四诊中,笔者均以定痫丸为基础方加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大便情况,确保腑气通畅。

镇肝熄风汤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脑胶质瘤术后高血压病   张某,男性,65岁。患者从2017年5月开始出现嗜睡、打哈欠、浑身乏力,以及不自觉流口水等症状,当时还以为是面瘫,就去附近诊所治疗,但治疗一周症状没有缓解。患者到郑州市某医院就诊,脑部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脑部有肿瘤。看到这样的检查结果,患者的子女们不放心,第二天就陪同患者到北京某医院再次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脑部右颞叶、右基底节区占位,进一步诊断为高级别脑胶质瘤。医生建议患者尽快手术治疗。
    听到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和家人都十分着急,考虑到在北京治病会有诸多不便,全家人商量后决定回到郑州做手术。于是,患者在郑州市某医院做了脑胶质瘤切除手术,术后进行联合化疗4个周期,放疗30次。
    治疗结束后,患者一直精神不振,头痛,血压170~180/100~11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食欲差,嗜睡,健忘,大便干(4天~5天1次)。患者的体质下降非常明显,跟手术前对比简直判若两人,患者内心非常痛苦。看到患者这么痛苦,其子女们都十分着急,决定寻求中医治疗。
    初诊 2017年10月17日。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头痛,嗜睡,健忘,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4天~5天1次),舌质淡红、苔厚腻,脉弦滑,血压165/100毫米汞柱。
    诊断 脑胶质瘤术后高血压病。
    辨证 肝阳上亢、痰瘀互结、浊气上逆。
    治则 平肝潜阳、化痰活瘀、通腹降浊。
    方药 镇肝熄风汤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怀牛膝30克,代赭石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龟甲15克,生白芍12克,玄参12克,天冬15克,生麦芽15克,桃仁12克,赤芍30克,炒莱菔子12克,大黄4克,枳实12克,厚朴12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液400毫升,混合后分2次服用(上午10时一次,下午4时服药一次)。
    二诊 2017年11月27日。患者服上方后头痛好转,血压下降至145/95毫米汞柱左右,食欲好转,便秘明显缓解,睡眠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上方加酸枣仁30克,蝉蜕12克。共30剂。
    三诊 2018年1月15日,患者服完上方后,头痛明显缓解,偶尔头晕,血压基本恢复正常,食欲增加,睡眠好转,大便每天1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继续按上方服用30剂。
    四诊 2018年3月2日,患者头痛消失,血压基本恢复正常,精神、饮食、睡眠恢复正常,大小便也恢复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笔者告诉患者可以停药了,嘱咐其按时复查,注意饮食、休息,生活规律,适度运动。
    辨治思路 笔者结合患者的病史和治疗经过,以及出现的头痛、高血压、嗜睡、健忘、食欲不好、睡眠差、大便干、苔厚腻等症状,辨证为肝阳上亢、痰瘀互结、浊气上逆。方选用镇肝熄风汤(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作用)合复方大承气汤(具有理气通腑降浊作用)加减。
    镇肝熄风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中怀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代赭石,质重沉降、镇肝降逆;龙骨、牡蛎、龟甲、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玄参、天冬,滋阴清热;麦芽,和胃安中,以防滋阴及金石、介类药物碍胃。根据患者大便不通的症状,在上方基础上加理气通腑降浊的方药,即“通腑降压、引邪下行”。复方大承气汤加减,由大承气汤化裁而成。大承气汤见于《伤寒论》。该方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4味药组成,具有攻下积滞、荡涤实热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承气汤可以排泄肠道代谢废物,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腹壁压力。笔者利用其泻下逐水的功效,减少患者脑部水肿,间接降低颅内压和血压,对恢复大脑功能有积极意义,体现了“上病下治”的治疗思想。方中加用桃仁、赤芍,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莱菔子又可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
    患者服药15剂后,头痛症状减轻,血压逐步下降;睡眠不好,又加用酸枣仁、蝉蜕,以安神镇惊。服药30剂后,患者头痛症状基本消失,血压逐步恢复正常。又按上方巩固治疗一段时间,患者的精神、饮食、睡眠均恢复正常。经随访,患者病情稳定,上述症状未再复发。
     (作者为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