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 琦 许冬冬)2月2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省医政和妇幼健康暨民生实事工作会议,要求围绕持续优化资源供给、加强行业管理、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就医感受、做好重点民生实事、保障母婴安全工作,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转型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将全力推动“双中心”建设,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推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培育创建国家医学中心,高质量推进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大质控“织网”力度,聚焦手术安全、病历质量提升、患者安全、“织网”“破壁”5个专项行动,全面落实28项具体工作任务,力争新增不少于10个专业省级质控中心、260个市级质控中心、160个县级质控中心(组织);分类分批建设1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0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00个省级临床特色专科和50个省级专科(病)诊疗中心。 河南严格公立医院分院区设置管理,严禁公立医院负债建设、重复建设和无序扩张,推动公立医院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创新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完成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医疗废弃物信息化管理部署,并与省、市“智能医废”监管平台对接;深入推进县域医疗中心综合能力提升“百县工程”建设,重点推进肿瘤、微创介入、麻醉疼痛、重症监护、静脉血栓栓塞症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将指导郑州市、安阳市、南阳市建好建实20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其他省辖市至少实质性建成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依托“豫健护理到家”信息平台,全面推进上门护理服务,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医院全覆盖;规范开展康复治疗师培训,持续开展遏制微生物耐药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精神专科建设,重点加强抑郁症、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服务;持续实施“栋梁521计划”,重点为胸痛、卒中、创伤、肿瘤等专业培训骨干医师2000人,为各级医疗机构培训医政管理骨干200人,培训院前急救管理骨干、一线调度人员和急诊急救骨干医师、护士3600人。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说,2024年,我省医疗服务能力要围绕“三个层次”抓提升,即三级甲等医院起高峰,一般医院筑高原,优势专科成集群。在公立医院运营方面,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除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国家允许的方式外,禁止公立医疗机构举债建设和装备。 黄红霞要求,2024年妇幼工作要持续丰富拓展服务内容,加强内涵建设。要做优存量,强化产科、新生儿科等传统专科建设,加快发展妇科、乳腺外科等重点专科,加强儿科建设;要做强增量,围绕生育服务链条、妇女生命全周期、儿童生长全过程,以儿童营养、眼保健、心理保健、青春期保健,以及女性更年期、老年期保健等服务为重点,建设一批妇幼保健特色专科群和门诊群;要促进妇幼中医药融合发展,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 同时,还要持续做好母婴安全和妇幼民生实事工作。推进“两个中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推动县级“两个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0%以上。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好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和随访工作;持续做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民生实事,在做好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实现全省免费产前筛查率达到65%,新生儿“两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筛查率达到9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5%,免费“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各完成8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