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脑梗死急性期的康复护理 |
|
□张珊珊 脑梗死疾病属于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若想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在患者急性期进行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知道脑梗死急性期应进行哪些康复护理吗? 心理护理 患者突然发病,身体偏瘫、麻木、行动障碍或伴有失语,同时还会丧失对生活和工作的处理能力,容易产生自卑、消极、悲观的情绪,甚至是脾气暴躁、乱发脾气,这都会引起血压上升,病情加重。要注意观察,主动对患者进行关怀,找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进行耐心地开导。一方面,帮助家属做好生活方面的护理,让他们保持肢体的舒适感和功能状态;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向患者解释病情,让患者消除心中的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 饮食护理 饮食方面要以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豆制品、海带、虾皮及适量的瘦肉、鱼类等,不能吃蛋黄、动物内脏和动物脂肪。平时要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这样才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果出现吞咽困难、喝水呛咳等情况,应采取坐位进食,喂稀糊状的流质食物,少量慢食,一次进食不少于30分钟,无法坐起的患者应采取健侧卧位,避免食物呛入气管。对于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采用鼻饲流质饮食,注意鼻饲的量、速度和温度等。同时,要注意口腔的护理,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膳食。 功能锻炼 康复运动应始于疾病的起始,贯穿于疾病的始终,长期卧床偏瘫患者存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挛缩变形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讲解和示范,让患者认识到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及方法。在发病24小时后,如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开始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及按摩,每天1次~3次,如患肢的伸缩、抬高、内旋、外展等,每天1次~3次。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减活动时间和次数,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关节肌肉失用性萎缩变形,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失语症患者,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失语类型采用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针对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从发音、读、写3个方面逐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感觉性失语症患者,可以从听觉训练、物理刺激、记忆训练等方面进行改善。 药物护理 在使用溶栓抗凝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药的剂量,观察是否出现出血的情况。在服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黑便和胃肠道反应。在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时,要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如有无发热、皮疹等,要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20滴~30滴,避免出现心力衰竭或血压升高。在静脉滴注扩血管药时,应缓慢滴入,约30滴/分,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时要迅速,通常250毫升的液体要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这样才能保证用药效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康复护理需要多方努力,不仅需要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还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才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供职于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