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信阳市:着力打造中医药服务品牌 |
|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许云飞)记者从信阳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今年,信阳市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着力打造中医药服务品牌,实现中医药特色服务、医卫融合、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养老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信阳市进一步强化中医药体系建设。信阳市高标准实施市中医院异地迁建项目,强化骨伤科、妇产科两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支持固始县中医院开展“三甲”创建,罗山县中医院开展三级中医医院创建;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全部建成标准化中医科,70%以上的二级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达标;巩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成果,努力实现村卫生室普遍开展中医药服务。 信阳市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信阳市加快推进信阳市人民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工作,争取建设一两个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70%的县级中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全力打造4家(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息县中医院、固始县中医院)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面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层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为基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信阳市协调推进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区建设。信阳市在全市各县(区)大力推广大别山道地药材种植,争取每个县(区)建设一个中医药产业园,培育提纯复壮、品种选育、良种扩繁和文化旅游一体化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大别山道地药材在中药、药食同源产品、中药衍生产品的研发应用;适时规划建设大别山道地药材区域交易中心。 信阳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信阳市加强县级中医医院特色专科建设,进一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全覆盖,逐步提升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乡镇创建,着力打造中医特色样板县县级中医医院。 |
|
|